老树春深更著花(老树春深更著花的全诗)
讲述砺剑故事,弘扬砺剑精神。小“火”伴们,大家好!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故事是《老树春深更著花》。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不知为何,时隔4年我重回某旅任职,再次与王黎明相遇时,最先跃进脑海中的竟是这两句诗。
苍龙、老树皆是寓意老而弥坚、志气不衰、有所作为,再将释义与王黎明身上的特征一一对照,不禁感慨:这棵“不老松”正是军营“常青树”!
今年春节期间,我与王黎明第一次重逢在旅育才中心。除夕之夜,营区外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让年味达到顶峰。老乡家年夜饭的香味飘过了围墙,勾起了官兵舌尖和心头对家的思念。牵挂着新战士们能不能过好在部队的第一个年,我前往岗前集训队。
路过旅育才中心楼下,瞥见二楼透出几缕灯光。“大年三十,育才中心为何亮着灯?”心中虽有疑问,却也没有过分纠结。谁知,在接下来的初一、初二的晚上,我留意到那盏灯始终亮在那里。带着些许好奇,我决定一探究竟。
沿着楼梯,我快步登上二楼,试着推开前门无果——门是锁着的。我只得又绕到后门,虚掩的后门轻轻一推就开,我循着灯光径直向里侧走去。
灯光下,一个身影正伏案摆弄一堆电子元件,因为太过专注并未察觉我的到来。“春节不休息休息?”听到我的声音,他才猛然起身抬起头来。借着灯光,我看清了他的模样。
这正是王黎明,旅里的名人。这位入伍23年的二级军士长不仅是导弹专业的“行家里手”,还是个热衷于革新发明的“军营创客”。
“趁着假期,把手头上的工作抓紧赶赶。”听他介绍,工作台上那个不过巴掌大、白色的T型设备是即将定型的漫反射激光计时器,主要用于30×2蛇形跑和救护组合练习。
“平时咱们训练都是手动计时,误差较大,官兵不免有些微词。”王黎明一边介绍一边演示,他将计时器置于桌上,当他从计时器左侧穿过时设备接收感应信号开始计时,从另一侧返回时计时停止。“设备主要是利用漫反射光电开关,传感器中发射器和接收器……”王黎明仔细地介绍着工作原理,越说越兴奋,这倒是与我印象中不善言辞的他有些不同。斑白的两鬓、昂扬的神情,说话间在灯光的辉映下照出了一个巨大的身影。
这次相逢的地点和时间都令人有些意外,不过细细想来倒也符合王黎明的做事风格。曾经,为了研制攻关某新型装备模拟训练器材,他吃住都在工作室,一铆就是两个月时间,他对事业的坚持和热忱是甚于常人的。
仔细打量王黎明设在育才中心的工作室,桌上各类电子元器件被贴上标签,整齐地归类摆放在一起,虽然种类繁杂,但是按照索引却能很快找到。
在另一侧,一辆某型导弹仿真发射车默默无言,它的“孪生兄弟”早在2007年就被请进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为建军80周年献礼。
这台仿真发射车按照1:6的比例完全参照实物建造而成,可以模拟导弹起竖和导弹发射的操作,在历年的导弹专业岗前集训中,它为新号手们理解基本原理、熟悉装备构造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这些年,在王黎明的手下创新硕果频出,某型导弹发射车示假系统、某型导弹保温罩装卸架车……十余项“三小”革新成果相继问世,还获得国家专利一项。
荣立过二等功、三等功,先后被表彰为“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全军优秀士官”“火箭军百名好班长”……细数王黎明取得的成绩,着实令人刮目相看。但是更难能可贵的是,即使拥有这么光鲜的“履历”,这位老兵没有在鲜花和掌声中迷失自我,没有甘愿躺在“功劳簿”上居功自傲,依然孜孜不倦地在一线奋斗拼搏。
沉下心来思考,王黎明之所以赢得大家打心底的尊重,仅仅是因为工作上多么突出,荣誉上多么丰厚吗?我想更多的是他身上散发出的人格魅力令人折服,拼搏路上所展现的精神特质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品味。
他是个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人。从一个入伍之初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小兵,到成为军营兵王,他的成长之旅无疑是一部励志书。
初入军营的热血青年都曾立下建功立业的志向,他也不例外。但是因为文化基础的限制,在战略导弹部队这支高技术部队,他的前行道路注定布满艰辛。
困难总是在的,但是办法也总是有的,他靠的就是一个“勤”字。他把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三更眠五更起,日复一日的挑灯夜战,凭借着蚂蚁啃骨的精神迅速追赶上来,直到成为专业领域的佼佼者。
几十年如一日的高状态、严要求,才有了在导弹发射零点遭遇技术故障面不改色的底气,才有了在部队训保器材短缺时敢于开拓创新的闯劲,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当年的梦想一步一步照进现实。
他是个摆正了“有我”“无我”价值追求的人。那一年执行实弹发射任务,作为重要操作号手,他本有机会亲手按下发射按钮,但是出于锤炼年轻号手的目的,他被替换为技术保障人员参与任务。
临阵被换,他也无怨无悔,为了让新号手尽快熟悉操作流程,他悉心帮带,一遍又一遍地指导操作。
任劳无怨有我,勇敢无畏有我,奉献无悔有我,这“有无”之间彰显着王黎明可贵的品质。摆正了“有我”“无我”,拼搏便会激情似火。正是由于他把奋斗“有我”、索取“无我”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抖落一身荣誉,卸下头顶光环,才能够在强军路上一路阔步前行。
“有我”“无我”的心境落实在行动中是微观而具体的,时至今日,在每个清晨,都能看到王黎明拿着扫帚清扫营区的场景,不时弯下身子用手将犄角旮旯的垃圾清理出来。朝阳初露,清风徐吹,几缕阳光洒在他的身上,恍惚间,脑海中竟联想到隐世“扫地僧”的画面。
他是个把军营当家一心为部队着想的人。这位二级军士长已经在导弹军营扎根23载,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绿色军营,每当别人问到何不急流勇退、华丽转身时,他的答案总是那么坚决,“只要部队还需要我一天,我就再干一天。”
回首他的成长之路,我们不难发现,部队与他之间,既是“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又有“滴水恩涌泉报”的故事。是组织培养了他,成就了他,他也时刻牢记组织的恩情,把部队当家,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到部队建设之中,这二者的关系是紧密衔接、密不可分的。
他常说道:“这奖那奖,都不如战场管用这个大奖!”正是秉承着这个信念,他才能将在训练中发现到的掣肘部队战斗力建设发展的问题都变成了自己工作台上科研创新的课题。
发挥老兵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助力新战士成长,孜孜不倦投身革新发明……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朴素的愿望:我们的人民军队能够更加强大。
二十余载倥偬砺剑路,王黎明的故事留给我们思考的绝不仅仅如此。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旅队发展壮大历程的生动缩影,不懈怠不服输,一步一个脚印地沉稳前行;我们看到的是旅队精神特质的传承与发扬,用行动为“忠诚、胜战、严实、过硬”做出最佳诠释。
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拥有王黎明这样的军人,幸哉!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