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导航
首页 综合百科 生活常识 数码科技 明星名人 传统文化 互联网 健康 影视 美食 教育 旅游 汽车 职场 时尚 运动 游戏 家电 地理 房产 金融 节日 服饰 乐器 歌曲 动物 植物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百科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启示)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6日责任编辑:赵小果标签:暂无标签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启示)

书语人间:每天10分钟,读懂1本好书,点击文章右边的「关注」,一起成长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述而不作,是学习态度,也是创意方法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论语·述而第七》


述,这里是「转述、传述」的意思;老彭,何晏集解引包咸曰,「老彭,殷贤大夫」,也有人认为是道家始祖彭祖与鼻祖老聃(老子)的并称。


孔子虽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修先王之道,为万世师表,但他不敢以作者之圣自居,说自己不过是记述整理前人(尧舜、文王、周公等)的思想罢了,没有一条是他自己的。


这里,其实还讲到了「创新」的方法,这个词的本意,不是今天人说的发明创造新东西,实现从0到1的跃迁;而是学习别人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理解将其进行二次创作,得到新的东西,点像现在的知识付费。


不仅如此,孔子他还对先人留下的知识,特别地信任,喜欢阅读古籍。于是,他才能够广泛地吸收先贤思想的精髓,将其整理成对后世有帮助的思想。


孔子的这一番言论,用现在人的话来理解,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然而,遗憾的是,很多人的学习过程中,老是想要学习纯粹的新东西,或者要胜过前人,要挑出前人思想里的毛病,结果最后什么都没有学到。


02.学习的三大标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第七》


然后,是学习时的三大标准。


第一个,是默而识之。


识,这里通「博闻强识」里的「识,zhi 4声」,是「记住」的意思。


默而识之,学习不是为了在嘴上说说,还要默默地记在心里,在事情中去体会,去应用。因为只有这样做,这些知识才内化成你自己的一部分,永远都忘不了。


第二个,是学而不厌。


人要学习,一开始都是发奋图强的,学着学着就厌倦了,就懈怠了,如果功夫间断,则难有所成。所以,学习的第二大标准是不厌,是坚持。


第三个,是诲人不倦。


很多人可能这是对老师的要求,要尽心地教导学生,他的悟性再低,你都不能放弃。


但是,我认为,这里的「诲人不倦」它除了是老师对学生的答疑解惑,还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老员工对新同事的提携,与同道中人的相互切磋。


比如,你在读了一本书,看了一部电影,或是经历了一些事后,将这些启发以口头或是书面的方式将其分享给别的人,其实也是一种诲人。


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呀,别说老师对学生,老员工对新员工,朋友对朋友了,就是家长对孩子,都是说着、说着,脾气就上来了。


因此,孔子才会在后面继续接「何有于我哉」,即使我(孔子自己)也很难做到呀。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其它知识推荐

溜溜百科知识网——分享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类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89@163.com
icp备案号 闽ICP备14012035号-2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6z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