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导航
首页 综合百科 生活常识 数码科技 明星名人 传统文化 互联网 健康 影视 美食 教育 旅游 汽车 职场 时尚 运动 游戏 家电 地理 房产 金融 节日 服饰 乐器 歌曲 动物 植物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百科

皇的由来简介 皇的由来内容简介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7日责任编辑:周小新标签:由来

1、皇(拼音:huá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一般认为像火炬光焰上腾的样子,应是“煌”的本字。古先民崇拜火,故“皇”含有高贵之意,又指庄严、伟大。皇在古籍中可转指天神、先人。又特指远古的帝王。

2、“皇”字构型解说不一。为甲骨文的“皇”字,看上去就像一盏古代的灯,上面火光闪烁。附加音符“王”。西周金文在下部增添两短横,中为灯盘,下像灯座。有的学者认为“皇”是“辉煌”的“煌”的本字,加“火”作“煌”。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皇,即煌之本字。”也有的人认为“皇”像王著冠冕形。吴大澂《说文古籀补》认为:“皇,大也。日出土则光大,日为君象,故三皇称皇。”吴大澂认为金文的“皇”字由“日”和“土”构成,其含义为太阳从地下升起时,光亮很大,照亮了大地。由此“皇”有“大”意。又因为“日”为历代帝王的象征,所以“皇”便引申出指三皇五帝之“皇”。这样解释也有它的道理。

3、春秋文字“皇”,“王”字从原形体中独立出来。战国文字承袭西周、春秋文字,但上部已变形。秦代小篆上部又讹变为“自”。相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自称始皇帝,所以命人将“皇”字上部的构件改为“自”。“自”本义是鼻子,引申为开始的意思,“自”字和“王”字组成的“皇”字表示最初的王,也就是“鼻祖”,与“始皇帝”相符合。汉代文字则将上部又讹变为“白”,一直沿袭至今。

其它知识推荐

溜溜百科知识网——分享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类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89@163.com
icp备案号 闽ICP备14012035号-2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6z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