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很喜欢"在水一方”这个词,因为它非常富有磁性,细细地品味起来使人感觉十分的温润、舒服和美妙。大概很多人一听到这个词,就会想到琼瑶的经典原著和邓丽君的抒情老歌吧……?
这是《诗经》中的一首词,“蒹葭”就是我们在深秋初冬时常见的芦苇。词中以芦苇似人的形式,叙述了绵绵的依水相思之情。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伊人之美,洞开了千年的时空,穿越千年从《诗经》里走来,引领着我们的目光,一同走入一片凄迷的惆怅之中。那遥隔千古的惆怅和那幻觉中的唯美图画,使人蓦地感到心柔软起来,仿佛随之许多可望而不可得、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一朝便失落于凡间。
词中的"伊人",形成一帧静默的风景,就那么站成一茎苇草,唯美地立在那里,美轮美奂……在水一方。
我每一次看到这首诗时,脑海里便会浮现出在水之涘,一片云水雾气。"在水一方"这四个字,轻盈如水,凝练成诗,展现了中国最古典的意韵之美。
想象着天一色,水一色,一片水蛩潦雾。天水之际梦幻般的汨汨茫茫,缥缈而空白。
如此水天相接的风景可否织一个美丽的梦?一江芦花的惆怅,可否再织一个神话传说?
一重姹紫,一重嫣红;
一帘云水,一帘幽梦;
如此神话般的梦幻中,
你可否再次转身回眸?
我于秋水之湄化荻花,
淡淡忧伤寄于一苇篱。
浩淼里,仿佛看到那双深藏在古诗里的泓眸,浅蕴着古韵之美的缠绵如同一汪纯情的水,那挥之不去的眷恋和惆怅,使所有的诗都瘦成两行黛色的梦…….
深秋初冬时节,姿态优雅的芦苇体现了她旷世的美。看芦浪翻滚,犹如雅致脱俗的油画一般。
芦苇,像一个飞舞着的精灵般,飘在幽静的水边,飘在文人墨客的笔尖上……
李白的《送别》中曾经写过,“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可见芦苇也是离愁别绪的代名词。芦花四处飘荡,又如同漂泊在异乡的游子,此去经年,又何时再见?
千里烟波,冬色渐浓。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此时的我,眺望着在水一方的芦花,不禁感叹这一年的过往。想起那些没有遇见的旖旎春光和没有跋涉的山水,还有那些没有启程的诗和远方……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伫立于滨海之湄,抬首眺望。
唯有那些走过心的情动,
依然在流年的湖畔轻吟浅唱。
唯有那颗初心依然如昔,
映照在水面闪着葳蕤的光辉。
在岁月无声的流淌里,想象着这个冬天,又该是怎样一场萧萧复萧萧的冬色,又该是怎样一场风霜尽染依依复依依情景呢……?
在芦花悠然飘飞的季节里,折一段蒹葭为笔,白露为墨,誊写一段心语透迹于纸端,将之悬挂于心墙。
菩提下素手扶琴,
弦声婉转诉凝愁。
弱水三千般的缠绵,
潋滟了谁的眸光?
在水一方,
又让谁沉醉了千年?
在水一方,弱水三千般的绵绵情意千古不变。万重山水置于心灵之间,刹那的芳华,为谁沉醉了千年?
琼瑶笔下的《在水一方》,讲述了爱是不是等于理解?能不能化为无尽的包容?可不可以一直沉醉,成为永远不会醒来的美梦……?
而邓丽君唱的《在水一方》,极富诗情画意,如画般唯美,如诗般悠扬。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
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
美丽的歌声把人带入了一幅非常宁静又深情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梦境,直到歌曲结束,你才会恍惚觉得回到了现实。
水,是美的化身,是爱的使者,是情的寄托!轻倚蒹葭水岸,我仿佛看见时光迈着轻盈的脚步飞过芦苇荡,越过心空的寂寂,跨过心海的苍茫,带着秋渐行渐远。
一方故土,一汪清水,一个梦境。而那一汪清水的尽头,便是我的“在水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