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导航
首页 综合百科 生活常识 数码科技 明星名人 传统文化 互联网 健康 影视 美食 教育 旅游 汽车 职场 时尚 运动 游戏 家电 地理 房产 金融 节日 服饰 乐器 歌曲 动物 植物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城濮之战的典故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8日责任编辑:江小明标签:典故
“城濮之战”的始末 公元前632年,楚军和晋军在城濮(今山东郵城西南)交战。“城濮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详细记载的战例,也是诱敌深入战术的典范。 晋文公回国即位后,广施仁政,发展经济和军事,晋国逐渐强大起来。此时的晋文公已经具备了称霸中原的资本。公元前632年,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领楚国、陈国、蔡国、郑国和许国的盟军攻打宋国,宋襄公的儿子宋成公向晋文公讨救兵。晋文公当时已经将楚国视为劲敌,因此就想借助此战打败楚国。于是,晋文公派兵攻打楚国救宋。 ?楚成王听说晋国出兵,立即叫成得臣退兵。成得臣自以为可以打败宋国,不肯退兵。成王只得派少量兵马,令其指挥。成得臣派人通知晋文公让他们释放曹国和卫国的国君。晋文公却阻止并告诫两国国君,如果他们答应与楚国断交,就帮助他们恢复君位。结果,曹国和卫国的国君答应与楚国断交。成得臣气急败坏,下令立即攻打晋军。楚军一进攻,晋文公就下令晋军向后撤,以实现当初流亡楚国时许下的“退避三舍”的诺言。 晋军一直后退了九十里到了城濮才停下来布阵。两军刚刚开战,晋军就向后败退,战车拖着伐下的树枝,使得地面上扬起阵阵尘土,显得十分慌乱。成得臣自以为胜券在握,步步紧逼,最终却中了晋军的埋伏。晋军将成得臣的军队拦腰切断,前后夹击,楚军大败。后成得臣无颜面对楚成王,自杀而死。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战”,此战使得晋文公成功称霸中原。 晋文公的流亡之路 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然而此时已经有了一位太子申生,于是晋献公就将太子申生杀了。在太子被杀之后,晋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处境危险,于是他们纷纷逃到别的诸侯国去避难。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夷吾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夺取了君位。在夷吾夺去王位之后,便视重耳为眼中钉。重耳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不得不到处逃难。那个时候,重耳在晋国算是一个有声望的公子,有很多有才能的大臣都愿意跟着他。 重耳在四处逃难的过程中先来到了狄国,他在这里住了12年,后来他发现有人想要行刺他,于是又逃到卫国,受尽冷遇。后来,重耳流亡到齐国,当时齐国的国君是齐桓公。齐桓公待重耳十分客气,不但送给他不少车马和房子,还把本族的一个姑娘嫁给他。重耳在受到了礼遇之后很想留在齐国,然而随从他的人都想回晋国。 ?后来,妻子姜氏和重耳的随从们商量好,把重耳灌醉了,放在车里,送出齐国。等到重耳醒来的时候,他已离开齐国很远了。就这样,重耳又回到了宋国。此时的宋襄公正在害病,无力帮助重耳回国,于是重耳等人又来到了楚国,楚成王将重耳视为贵宾。后来在楚国的重耳被秦穆公派人接走,原来秦穆公曾经帮助重耳的异母兄弟夷吾当上了晋国国君,没想到夷吾在做了晋国国君以后,反倒跟秦国作对,还发生了战争。于是夷吾一死,秦穆公就决定帮助重耳回国。 公元前636年,秦国护送重耳的大军过了黄河,值此之时,重耳已经在外流亡了19年。而他就是后来的晋文公。

其它知识推荐

溜溜百科知识网——分享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类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89@163.com
icp备案号 闽ICP备14012035号-2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6z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