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导航
首页 综合百科 生活常识 数码科技 明星名人 传统文化 互联网 健康 影视 美食 教育 旅游 汽车 职场 时尚 运动 游戏 家电 地理 房产 金融 节日 服饰 乐器 歌曲 动物 植物
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

电商特供价廉也要物美

发布时间:2023年1月1日责任编辑:周小新标签:电商

近日,多地集中开展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打假专项行动,对“电商特供”等畅销品加强监督抽捡,引发网友好评。

在线上购物大行其道的当下,无论是传统的平台电商,还是新兴的直播带货,薄利多销是多数电商及主播优选的营销模式,不少企业因势利导,推出了主打低价的“电商特供”产品。当人们以为,“电商特供”的低价得益于商品流通环节的畅通和减少,一些企业却耍起了心眼,在产品生产上偷工减料、差别配置,以此降低售价;在产品说明上玩文字游戏,套路消费者,以求销量突围。

自认得了实惠的消费者,实则购买的是与线下商品同款异质的低配版商品。“电商特供”也成为劣质次品的代名词,饱受消费者诟病。“电商特供”的尴尬处境,源于部分品牌在经营理念上存在偏差,只追求眼前利益,将企业责任抛诸脑后。

从经营策略来看,企业根据线上线下不同的需求推出多档次、差异化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经营规模,本无可厚非。然而,若在“电商特供”的宣传上避重就轻、在产品性能的介绍上含糊其辞、在商品成分的说明上语焉不详,则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损害了品牌企业自身形象。

元旦春节将至,新一轮的消费旺季即将到来,相关部门、地区加大力度监督抽检“电商特供”、及时发布消费警示正当其时,不仅彰显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决心,将市场监管进一步推向实处细处深处,更向有关企业提了醒。企业应摆正服务姿态,将“电商特供”商品信息准确、明白地告知消费者,列出其与线下同款同类商品的差异明细,让消费者心中有数、自行决策;应着重凸显“电商特供”的特色,加强与线上用户双向互动,根据实际需求定制投放真正实惠高质量的“电商特供”商品。

事关群众无小事,“电商特供”绝非监管盲区,线上营销亦非无序之境,企业经营者宜常念“紧箍咒”,切实遵循法律法规,坚持义利并举,规范自身行为,对消费者少点套路,多点真诚。(雷雨田)

(责编:张文婷、初梓瑞)

其它知识推荐

溜溜百科知识网——分享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类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89@163.com
icp备案号 闽ICP备14012035号-2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6z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