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导航
首页 综合百科 生活常识 数码科技 明星名人 传统文化 互联网 健康 影视 美食 教育 旅游 汽车 职场 时尚 运动 游戏 家电 地理 房产 金融 节日 服饰 乐器 歌曲 动物 植物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保健名穴——三阴交(三阴交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3年1月6日责任编辑:张小花标签:保健
三阴交的位置(保健名穴——三阴交) 别名 承命,下之三里,太阴。 出处 《针灸甲乙经》 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穴位,位于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主治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遗精,阳萎,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脚气。对于妇科疾病有很好的疗效,是针灸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穴位。 三阴交穴是足部的三条阴经,也就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阴经络交位于小腿内侧,符合阴的特性,对女性有特殊的保护作用。维持年轻,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 ??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具有健脾利湿、补肝益肾、调和营血的作用。因肝、脾、肾三经无论是从经脉的循行还是从脏腑的功能来说,都与泌尿、生殖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三阴交是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要穴。无病常灸或点按三阴交,可以有效地防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阳痿、小便不利、不孕以及消化不良诸症。现代研究发现,三阴交穴具有调节免疫的作用,因此常与足三里穴配合,作为保健穴位使用。 防治作用 防治妇科病: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功能性出血、带下、阴挺、癓瘕、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行、不孕。 防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阳痿、遗精、阴茎痛、疝气、梦遗、水肿、小便不利、遗尿、睾丸缩腹、早泄。 防治胃肠病: 脾胃虚弱、肠鸣腹胀、飧泄、消化不良、纳呆、痢疾、便秘等。 其他防治作用: 皮肤病: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湿疹等。治疗时常与血海、曲池相配使用。神经系统疾病:失眠、头痛、下肢麻痹、高血压、偏瘫等。咽、眼、舌病:咽喉肿痛、麦粒肿、眼睑低垂、梅核气、舌本强痛、目视不明。 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等。 操作 1、悬灸法 取穴时正坐位,也可将需要施灸的一侧小腿搁于另一侧大腿上,用点燃的艾条在三阴交穴上方2厘米~3厘米处回旋施灸10分钟~15分钟,使局部有舒适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2、按揉法 用大拇指或穴位指压器械,轻轻按揉双侧三阴交穴,力度以穴位处微有酸胀为度,每次每穴按揉3分钟~5分钟,可很好缓解经期小腹疼痛、坠胀等不适症状。如果同时配合按揉足三里穴,还可起到很好的保健养生、延年益寿的效果。 3、刮痧法 用边沿光滑的器具如刮痧板、瓷调羹、牛角梳等,蘸清水在三阴交穴上反复轻轻刮擦,直至皮下出现细小的出血斑点,状如沙砾。 4、针法 直刺1—2寸,局部有酸胀感,若针尖略向后刺人,可有麻电感向足底放散。孕妇禁针。 ??特别声明(本站非电商站,不做网上交易):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其它知识推荐

溜溜百科知识网——分享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类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89@163.com
icp备案号 闽ICP备14012035号-2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6z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