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有好钓者(鲁人好钓全文拼音)·DelEnter
钓具是从事钓鱼活动的专用工具。它是人类在长期的钓鱼过程中逐渐发明的,并且随着钓鱼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地得以改进。因此,古代钓具的制作突出地反映着古代钓鱼技术的发展水平。
钓具的制作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种钓具的制作工艺。如材料的选择、结构的设计、加工手段等等。二是钓具的改进与完善和新型钓具的发明与推广。
我国古代钓具主要有八个种类分别为:骨鱼卡、骨鱼钩、金属鱼钩、钓线、钓饵、钓竿、钓浮和钓坠。除此之外还有些辅助性钓具如:抄网、鱼篓、架竿等等。
骨鱼卡和骨鱼钩是人类钓鱼史上最早出现的钓具之一。在人类的原始渔猎生活中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关骨鱼卡和骨鱼钩的制作技术在垂钓起源中已经叙述了,这里对如下几种主要钓具作一下探究。
㈠钓线
钓线是最早出现的钓具之一。古代最早的钓线是利用兽皮条、兽筋条、动物的肠衣等材料制作的。骨鱼卡和骨鱼钩的出现,使上述钓线很快被取才方便、制作容易的植物纤维所取代。骨质鱼钩钩柄端又宽又深的凹槽说明了植物纤维制作的钓绳的使用情况。新石器晚期至夏商代,我国发明了养蚕织绸,商周时期,丝织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据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证明,当时已经能够织成菱形花纹的暗花绸了。丝线的出现为钓线的制作材料的更新换代提供了条件。从此,制作钓线的材料就多以丝线为主了。在保存至今的古代文献中,描写钓鱼活动的片段很多,多处提到丝质钓线,如《毛诗》记载:“其钓维何,维丝伊缗”。《小雅》记载:“之子于钓,言纶之绳”。这里所说的“丝”“纶”就是指用蚕丝制成的钓线。春秋战国时期,有位钓鱼的行家,名叫玄洲,非常善钓,许多人向他拜师学钓。他就是使用“八丝之线”钓鱼。所谓“八丝”就是用八条纺好的丝线再绞成一条线,用做钓线。由于丝线轻软而细韧,材料充足,制作容易,是古代最为理想的钓线。因此,自从丝质钓线出现以后,很快得以普及。古代有关钓鱼的文献记载中,多称钓线为“缗”“纶”“线”及“钓丝”等,正 反映了丝质钓线在我国古代钓鱼活动中的广泛应用。
我国古代钓鱼用的丝质钓线,最初是用天然野蚕丝来制作,出现人工养蚕之后,才广泛采用丝质钓线。但是,利用天然野蚕丝制作钓线的技术一直在民间流传。《列子.汤问篇》记载:“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何为“独茧丝”?一种解释就是钓线一根。“独”既是“一”。另一种解释,就是蚕茧上的一根丝。一根蚕丝能否钓鱼?能!用一根丝钓鱼,我国古代确有先例。据宋代庄季裕《鸡肋篇》记载:“汉水渔者,取蚕肠以作钓丝,云:虽挂千斤亦不断”。这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利用酸处理工艺,将蚕腹中的“蚕肠”(实际上应是丝囊)直接制成钓线的新技术。这种技术流传至今。在现在的湖北、四川等地仍然还有些垂钓者熟悉这种制作技术。当地人把这种钓线称之为“蚕筋线”或“独茧线”。
我国古代用于制作钓线的材料,除上述的几种之外,还有用马尾、人发及棉线等等材料的。但是,应用最广泛、历时最长久的仍然是丝质钓线。
㈡钓饵
钓饵在钓鱼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尚未发明钓鱼之前,新鲜动物肠衣、兽皮条等,本身就具备可食性。因此,既可用做钓线,又兼充钓饵。当人们掌握了利用植物纤维质的钓线时,特别是骨鱼卡和骨鱼钩出现时,钓饵就不得不同钓线分开了。只有这时才算是真正有了钓饵。
古代钓鱼非常重视钓饵的制作和施用。古籍中有关记载屡见不鲜。《文子》记载:“鱼不可以无饵而钓”。《吕氏春秋》记载:“善钓者出鱼于千仞之下,饵香也”。又说:“鱼有大小,饵有宜适”。钓鱼不仅要用钓饵,而且钓饵制作的好坏是直接影响钓鱼的关键之一。不同种类的鱼和不同大小的鱼,或是同一种类而不同水域生活的鱼,都会有食性之异的。不同季节也会使鱼的食性产生变化。因此,要根据各种情况的综合分析来施用钓饵。我国古代常用的钓饵大体上可分为二类:一类是肉饵。肉饵一般为软体动物或昆虫,如蚯蚓、蛆虫等。宋王《钓赋》记载有“饵以蛆蟋”。就是蝇类的幼虫等。《钓赋》中还提到一种叫“ ”的常用钓饵。“ ”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 或作蚓”。《尔雅》释为“ 衍或衍蚓,今曲蟮也”。“曲蟮”一名在今黄河流域的农村中仍有将蚯蚓称为“曲蟮”一说。此外,古代利用小块牛肉、羊肉、鸡肉、鱼虾肉或燕肉等为饵的也是常事。另一类是素饵。素饵就是利用谷物、蔬菜、草的茎叶等经过加工后制成钓饵。《列子.汤问篇》有“剖粒为饵”之句,其意是指把粮食加工后制成钓饵。鱼类的味觉灵敏,因此,古代钓者在制作钓饵的同时注意掺入某些香味浓厚的食料。《说山训》记载:“钓鱼者务在芳其饵,芳其饵者所以诱而利之也”。古代这些芳饵的原料和方法各有不同,效果也各有千秋。只因史料记载嫌少,有待更深一步研究。古代还有些特殊的钓法,所使用的钓饵也非常特别。《庄子.外物篇》说:“任公子好钓巨鱼,为大纶巨钩,以犊牛为饵……。”“犊”就是小牛犊,用小牛犊作钓饵。王子年《拾遗记》中记载,汉昭帝刘弗陵,秋天夜钓“以香金为钩,霜丝为纶,丹鲤为饵,得白蛟长三丈,大若蛇,无鳞甲”。“丹鲤”就是红鲤鱼。《阙子》也记载了:“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桂”为何物?有说“桂”为桂鱼者,有说“桂”为香桂者,其说不一。古代这些特殊的钓饵,让人难以至信,若不是古代文献的原著者随意夸张或另有他意的话,那么用小牛犊作饵,欲钓之鱼该有多大?总之,古代的钓鱼方法多异,所使用的钓饵也五花八门。
此外,为了提高钓鱼的成功率,古代垂钓者想出了一个聚鱼的新办法。东汉王充的《论衡》一书中记载:“钓者刻木为鱼,丹漆其身,迎水浮之,水动作鱼似真,真鱼并会来聚”。这是汉代钓者根据鱼类色感灵敏的特性而研制的“诱鱼器”。这种利用身涂红漆的木质鱼模型是现代鱼型拟饵钓的前身。这种诱鱼集群的方法,在世界钓鱼史上是首开先例。
古代还有一种是利用食饵聚鱼的方法。《淮南子.万毕术》记载:“取苓皮,渍水斗半,烧石如炭状,以碎 脂置苓皮水中。七日已,置沼,则鱼鳖日聚矣”。这是利用谷物壳皮等浸水加热,半以昆虫、蚯蚓脂肉等,再经发酵而制成的饵料。这种饵料撒在池塘里,使鱼儿聚来食用。这种方法用于捕鱼,也用于钓鱼,沿用至今,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如今的钓鱼,常常撒窝子,饵尽管不一样,但方法道理却源出一辙。
㈢金属鱼钩
骨鱼钩的出现,是钓鱼史上的创举,而金属鱼钩的问世,表明古代钓鱼活动进入了高度文明时期,同样是钓鱼史上的重大进步。
商周时期,我国历史进入了青铜时代,精美的青铜器代表着一代的物质文明。这时期,铜质的鱼钩也应运而生。湖北黄陂盘龙城、河南郑州二里岗和偃师二里头等地的商周遗址中,出土有早期的铜鱼钩。其中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鱼钩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金属鱼钩,距今约三千五百年。青铜鱼钩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古代钓鱼活动也跨入了文明时代。
在商周的基础上,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鱼钩在制作上更为精巧。图一是辽西出土的铜鱼钩。此钩柄端尖细,无凸节或凹槽,钩柄弯弧流畅,属长柄圆钩,内倒刺,钩尖向内。图二是辽宁旅大出土的战国铜鱼钩,钩柄较长,呈弯弧形,外倒刺。图三是安徽贵池发现的战国铜鱼钩。钩形多为圆形,内倒刺,钩尖与钩柄同向平行,并且尖锐锋利,钩柄有长有短,柄端有的有凹槽或凸节,是用于系钓线的。这批鱼钩出土时共十四枚,是国内到目前为止出土最多的一批。图四是河南安阳战国墓出土的铜鱼钩。钩柄部以残,残长1.8厘米,是典型的圆形鱼钩。图版五是江苏句容白蟒台遗址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铜鱼钩。制作工艺精良,钩尖锋利,钩身圆滑,从钩形来看是典型的鹤嘴形鱼钩。钩柄端背侧有沟槽一道,措置工整。这枚鱼钩在造型上开鹤嘴鱼钩之先例,是鱼钩制作技术上的一个创新。图版六是香港发现的战国时期的铜鱼钩。属于标准的内倒刺三角形鱼钩。内倒刺起刺位置适当,倒刺与钩尖结合巧妙,使钩尖的方向与钩柄保持了平行,但又有一定夹角。钩身各部位弯曲适度,柄端回弯成环。从整个钩形来看,结构非常科学,若无丰富的钓鱼经验是难有如此精湛的制钩技术的。这几批出土的鱼钩是整个青铜时代铜制鱼钩中的杰作,充分显示了春秋战国时期鱼钩制作技术的炉火纯青。
1963年,在山西候马春秋时代的遗址中,发现了一件铸造铜鱼钩的陶范模,陶范模残长14.5厘米,宽10.2厘米,中央有一道沟槽,槽两侧共有9个鱼钩状的范腔,范腔长约5厘米,每个钩状范腔均有倒刺。这件鱼钩范模的出土,对研究古代铜质鱼钩的制作工艺提供了实物依据。这是目前所见最早最清楚的鱼钩范模。
继铜鱼钩之后是铁质鱼钩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大量出现,特别是农具和手工工具很多都被铁质品所取代。铁质鱼钩也随着冶铁和锻打技术的不断提高而产生。1964年,辽宁抚顺市莲花堡出土战国铁鱼钩一枚。据研究,这枚鱼钩是经锻打制成,钩型为圆形,倒刺依然锐利,这是迄今所见铁质鱼钩中比较早也比较完整似的实物之一。1982年,湖北江陵南垣水门战国遗址出土了一枚铁鱼钩,直长柄,圆钩,内倒刺完好,钩尖锋利,钩身完整无损。铁质鱼钩的出现,有赖于当时冶铁和锻造技术的进步。铁质鱼钩的发明对此后二千多年的钓鱼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鱼钩是钓鱼的关键钓具之一。鱼钩制作技术是衡量一个时期垂钓技术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纵观春秋战国时期的金属鱼钩,不难看出这一时期在鱼钩制作技术上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鱼钩的钩尖锋利,容易刺入鱼体。特别是钩尖的方向正与钩柄端的受力点(系鱼线之处)的运动方向相一致,当提拉钓线时,钩尖方向总是和钓线呈同一运动方向。这一点致关重要。从江苏白蟒台和香港出土的铜鱼钩来看,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掌握了这一制钩的诀窍;倒刺的大小和起刺的角度、位置适当,使鱼钩既能顺利地刺入鱼体而又不至于脱钩;鱼钩钩门尺寸多数小于钩弯的直径,有效地防止了被钩住的鱼挣扎逃脱;钩柄长短配用,可因垂钓对象的不同而变换使用;柄端回弯成环,比只有沟槽或凸结更容易系钓线而且牢固,这是鱼钩改进的又一新技术;典型的鹤嘴形、三角形和圆形鱼钩,不仅代表着当时纯熟而先进的制钩技术,而且成为此后普遍使用的钩型。此外,锻打成形的铁质鱼钩,无疑是向提高鱼钩的韧性和强度迈出了新的一步。虽然在考古材料中所见的古代铁质鱼钩为数有限(可能是由于铁容易氧化锈蚀的缘故而未能更多地保存下来),但铁鱼钩的问世,毕竟为古代钓鱼的历史增添了新的一页,在古代钓具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㈣钓竿
我国古代钓鱼之用的钓竿,多用竹子制作。竹子质轻,竹杆挺直修长,富有弹性,是最理想的天然钓竿材料。除了竹子之外,也有用其他材料制作钓竿的,如《列子》记载,古代一位名叫詹和的人,他钓鱼时是“以荆条为竿”。荆条是一种多年生木本植物的干条,长度和弹性等性能均不及竹竿,因此,在古代荆条的应用远不及竹竿广泛。
古代钓竿是利用竹子的主干,修去枝条,自然干燥后即可使用。长度一般随垂钓者的喜好而取舍。粗细以手握感到舒适而定,没有一定之规。战国钓鱼纹铜匣上的钓竿比较短小,而汉代画像石中的钓竿就比较长,按图中的比例估计,约有四至五米之长。到了唐代,钓竿有了新的发展。为了适应于不同深浅水域钓鱼,我国古代钓鱼爱好者发明了轮竿。最初的轮竿是在手竿的基础上加装一个绕线的轮子,安装的位置在钓竿的中部靠前一点。轮有四齿或六齿不等。明代版画《子陵钓图》中的轮竿上和《桃花矶》及《葭川独泛》等图中的轮竿都装有四齿的绕线轮。明代汪肇的《月夜渔隐图》上画有一幅轮竿,绕线轮为六齿。古代在手竿上加装这种绕线轮之后,在技术上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可以随时调整钓线的长短,是为适应不同深浅的水域而不必更换钓线。水深则放长些,水浅则收短点儿。二是避免钓线乱线,又便于收藏。从这种轮竿的结构来看,手竿上安装的绕线轮都比较轻巧,有的也不能转动。唐宋以后,这种钓竿非常流行。宋代画家王冼擅长山水画,在他画的《渔塘泛艇图》中有一幅轮竿,这是所见此种轮竿较早的一例。此外,还有明代朱端的《寒江独钓图》,蒋嵩的《芦州泛艇图》以及沈士充的《寒塘渔艇图》等几幅作品中所见到的均属这种钓具。
唐代中期,我国又发明了能够抛远的轮竿,既现代称之为“甩竿”、“海竿”的钓竿。唐代诗人陆龟蒙在《渔具诗》里写到:“得乐湖海志,不厌华舟小。月中抛一声,惊起滩上鸟。心将潭底测,手把波之袅。何处觅奔车,平波今渺渺”。作者这首诗正是写月夜里渔者使用钓车垂钓的情景。其中“月中抛一声,惊起滩上鸟”生动地描写了夜钓的情趣。特别是“心将潭底测,手把波之袅”句,到出了使用钓车时的实际感受。当抛入水中的钓饵沉到水底时,钓者心里就能估计出潭底的深度;手持钓车能够感到湖水的波动。在使用钓车的基本技术方面,陆龟蒙写到:“溪上持双轮,溪边指茅屋。闲乘风水便,敢议朱丹毂。高时倚衡惧,下有折轴速,曷若载逍遥,归来卧云族”。前两句是说,使用钓车垂钓时,每次钩饵被抛出去的入水点不宜过于分散,而宜相对集中。而确定抛竿方向的基准,是岸边的“茅屋”(或其他物体都可以)。宋代马远作《寒江独钓图》中,垂钓者所使用的钓具就是这种钓车,即现代的轮竿、海竿,古代叫作“钓车”或“轮竿”。明代屠隆撰《考盘余事》记载:“江上以蓑钓为乐事,钓用轮竿,竹用紫竹,轮不欲大,竿不宜长,但丝长则可钓也”。这段记载从技术角度把轮竿的实际结构作了概括。《古今图书集成》收有一幅明代版画“钓鳖图”,画面上垂钓者头戴草笠,躬身于古林岸边,左手持竿,右手摇轮,正忙于收线。这幅图清楚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具明代实用轮竿,它与现代垂钓者自制的海竿在型制上很接近。此外,在元代赵雍的《溪山渔隐图》、吴镇的《渔父图》、盛懋的《秋江垂钓图》以及明代姚缓的《秋江渔隐图》中所见的都属这一类型的轮竿。
古代轮竿是在手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长期的钓鱼实践活动中,古代垂钓者不但在钓竿上安装了绕线轮,而且不断地改进制作工艺和性能,使之既可顺利地抛远又可收线起鱼。轮竿的出现是古代钓具制作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它标志着古代钓鱼技术在宋代日渐纯熟。而在世界钓鱼文化史上,我国古代轮竿的使用,在当时正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轮竿的发明凝聚着我国古代垂钓者的聪明才智。
㈤钓浮
钓浮,也称浮子、浮漂、鱼漂。它是附在钓线中部的浮标,便于垂钓者通过观察钓浮在水中的沉浮来判断鱼在水下吞饵情况,及时把握起钓时机。在我国古代,最早钓鱼时是没有钓浮的,发明钓浮是在钓鱼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时才出现的。钓浮最晚在我国周代就已经普遍使用了。《吕氏春秋》记载:“譬之若钓者,鱼有大小,饵有宜适,羽有动静”。古代钓浮多用鸟的羽毛制作,故称之为“羽”。晋代王庆《钓鱼赋》有“挂鸿鸾”之句。“鸿鸾”就是描述用鸟羽制作的钓浮。梁朝戴嵩的《钓竿篇》有“翠羽饰长纶”之句。“翠羽”指的也是用羽毛制成的钓浮。《说林训》记载:“钓者泛杭”注:泛,钓浮。杭,动。动则得鱼。唐代诗人韩愈《钓鱼诗》有“羽沉知食驶”之句,更为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羽毛制成的钓浮,在垂钓过程中的使用情况。制作钓浮的材料,除了禽类的羽毛之外,还有竹子、荻梗等其它材料。宋代庄季裕《鸡肋篇》记载:“钓丝之半,系以荻梗,谓之浮子,视其没则知鱼之中钩也”。荻梗是南方一种植物的茎杆,耐水而轻,是古代南方用作钓浮的材料之一。《红楼梦》第八十一回“占旺相四美钓游鱼”描写探春等人钓鱼时所用的钓浮是苇片。《古今图书集成》中收有明代垂钓图一幅,图中垂钓者弓身立于枯弯的柳树干上,腰挎鱼篓,手执钓竿,专心致志地钓鱼,双眼注视着水上的钓浮。此钓浮呈花朵形,在古代绘画、版画中能见到钓浮的极少,这是仅见的钓浮之一。
㈥钓坠
钓坠在我国古代叫“沉子”。垂钓过程中,在钓线下端近鱼钩处,要事先拴置钓坠。目的是使钓饵入水后迅速下沉到预定的水中位置,并使钓坠与钓浮之间的钓线绷紧,以提高钓浮的灵敏度。在流水中钓鱼更是少不了钓坠,否则钓饵不能沉入水中,而只会漂在水表层。我国古代最早的钓坠实物是战国时期的石钓坠。1960年辽宁朝阳十二台营子出土了一枚春秋战国时期的石钓坠,钓坠呈椭圆形,上有系绳用的纵向凹槽一周、横凹槽三周。长3厘米,径1.7厘米。值得注意的是,此钓坠出土时,纵向凹槽处还粘连着一枚完好的钓鱼钩,石钓坠与鱼钩原似用钓线缠束在一起的,由于时间久远,钓线早已腐朽不存了。辽宁朝阳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东北的东胡族活动区域,这里地处大凌河流域,水利资源丰富,盛产多种鱼类,为古老的东胡民族的渔业生产提供了便利的天然条件。在此出土的铜鱼钩和石钓坠,反映了当时东胡族的鱼钓生活的一个侧面。同时,这一发现也为古代使用钓坠的溯源提供了无可争辩的实物依据,是古代钓具史上的重要发现。唐代有位没有留下姓名的人曾写过《渔父词》一首,其中有句“静言念终始,安坐看沉浮”。宋代邵雍《渔樵问答》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樵者问渔者曰:子以何道而得鱼?曰:吾以六物具而得鱼。﹍﹍
樵者未达(达:明白之意),请问其方。渔者曰:六物者竿也、纶也、浮也、沉也、钩也、饵也。一不具则鱼不可得也。”宋代已经把沉子(钓坠)列为钓具之一,说明钓坠在唐宋时期已经得到广泛地应用了。
㈦辅助性钓具
钓鱼除必备的钓竿、钓线、钓浮、钓坠、鱼钩和鱼饵之外,有时还需准备些辅助性钓具。在我国古代钓鱼用辅助性钓具主要有抄网、和鱼篓等。抄网本是网具之一,但钓鱼时往往因鱼大,而单靠钓竿无法将鱼提到岸上来,必须借助于抄网将鱼捕获上岸。抄网在古文中写作“罩”,春秋战国时期就普遍应用了。用作钓鱼的抄网最早见于汉代画像石中。山东肥城县栾镇出土一块有钓鱼场面的画像石刻。原石高87厘米、长143厘米。画面上左侧楼阙处,一人执竿垂钓,身后立着一人,手执抄网,正准备抄鱼。。宋代徐祚的“渔父图”中,钓者身边有一抄网,抄网的形状为三角形。此外,在明代版画中也有用于钓鱼的抄网。古代抄网大致可有三种型制:一为三角形、一为圆形、也有长方形的。
㈧鱼篓
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为了使钓到的鱼继续鲜活不死,就必须让鱼依然在水中活动。我国古代垂钓者常用竹皮等物编织成个体不大的鱼篓,将钓到的鱼放在鱼篓中,再将鱼篓浸在水里。古代称作“ ”(音:铃醒),在汉代画像石图案中的捕鱼场面中,常见这种器物。唐代诗人皮日休《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有“ ”诗,诗中有“朝空 去,暮实 归”之句。在唐宋以来的绘画、版画中,很多渔钓图中常画有鱼篓。如元代唐 《霜浦归渔图》,明代版画《夜静水寒鱼不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