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导航
首页 综合百科 生活常识 数码科技 明星名人 传统文化 互联网 健康 影视 美食 教育 旅游 汽车 职场 时尚 运动 游戏 家电 地理 房产 金融 节日 服饰 乐器 歌曲 动物 植物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宋有狙公者(宋有狙公者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年1月8日责任编辑:张小石标签:文言文

宋有狙公者(宋有狙公者文言文)2021-07-22 18:46·一念盘桓

语言是个好东西,能够让人传递各种信息,表达各种感情。可是,很多时候,语言又能成为一种障碍,让人离自己的意思越来越远。

我们看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也是一则寓言:朝三暮四


原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训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

众狙皆起怒。

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

众狙皆伏而喜。

译文

宋国有个狙公,非常喜欢猕猴,在家里养了一大群。他能懂得猕猴的心意,猕猴们也懂得主人的心意。狙公情愿节省全家的口粮,来充当猕猴们的饲料。

不久,家里穷了,他打算限制猕猴们的饲料,又怕猕猴们生气不听从自己,就先骗猕猴们说:今后给你们橡子吃,早上三颗,晚上四颗,这样够吗?”猕猴们一听很生气,都跳了起来,非常恼怒。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吃橡子,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够了吧?”

猕猴们听后都很开心,趴在地上表示很满意。


这则寓言先后见于《庄子.齐物论》和《列子.黄帝》,内容大同小异,详略有别,可意思趣味已经发生改变了。

庄子的本意是说,道不分彼此,如同朝三暮四之于朝四暮三,实质是一样的。

而到列子那儿,就成了“圣人以智笼群愚”,玩弄手段,骗人了。这与庄子的原意已经不是一回事了。当然,也可以就此意引申为,玩弄手段只是一时的,终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可是,到现在,朝四暮三竟然成了人不守信义,喜欢变来变去。看,这个意思完全走到了它的反面。

在庄子那里是中性词,在列子那里略有贬义,现在完全是个贬义词。

从一个词意思的变异,你不感到一丝丝可怕吗?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人言可畏。

由此想到,我们日常听到的说出去的,真不知道与事实的真相,能够相差多远。

举报评论 2


其它知识推荐

溜溜百科知识网——分享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类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89@163.com
icp备案号 闽ICP备14012035号-2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6z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