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什么叫勃拉姆斯式爱情)
木心 《生与死》 2001年(37.9×17.4cm)
1833年5月7日,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出生于德国汉堡。
他与贝多芬、巴赫被称为3B,雄踞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界。勃拉姆斯虽然只留下了4首交响乐,却曲曲震撼,在音乐史上留下了宏伟篇章。
在勃拉姆斯生日之际,让我为大家介绍木心的一幅画《生与死》。
是什么让一个绘画评论专栏由音乐家引申到了文学大师呢?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木心的专业是绘画,文学是副业。他的绘画作品境界相当高,我本人特别喜欢。
其次,这幅《生与死》是木心画给勃拉姆斯的。
陈丹青曾经描述过他在木心家看到这幅画的场景:
“这是勃拉姆斯呀!”那天我抽出深褐色的《生与死》,他煞有介事地夸示,像在评说别人的画。瞧我快要翻过去看下一张,他作势止住,要我注意画中一枚豆大的白点:
“呶——不想死呀。”
木心说《生与死》画的是勃拉姆斯,“不想死”的勃拉姆斯。(勃拉姆斯于63岁罹患肝癌去世)
从木心的文章里,我们可以知道,音乐造诣很高的木心很挑剔,能入他法眼的音乐家不多,而勃拉姆斯是他称赞有加的一位。
他称勃拉姆斯为哲学家,让我们不要一上来就听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乐,因为会“淹死”。他也八卦过,勃拉姆斯第四交响乐尽管听上去沉重悲怆,但却是勃拉姆斯在避暑度假时候创作而成。
木心,出身富贵人家,少年遭遇战争,青年投身革命,经历三次牢狱之灾,晚年漂泊海外。他熟知历史中的璀璨片段,也饱尝人世间的荒诞苦楚。
不知道木心在创作这幅看上去与第四交响乐同样悲凉肃穆的《生与死》时,又是怎样的心境?
......
街头,有谁拥抱我
意谓祝福我去
远方的名城
我茫然不知回抱
风寒、街阔
人群熙攘
总之庞贝册为我的封地时
庞贝已是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