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的焚香(中秋,焚香拜月君怀我)
焚香拜月君怀我,对月停杯我忆君。
莫羡月圆圆又缺,会看人合合无分。
古时中秋有拜月的习俗,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男子拜月,盼蟾宫折桂。宋人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
中秋。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自能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
中秋拜月必少不了焚香,“馨香感于神明”古人认为香是人神相连的媒介和桥梁。胡纫荪《念奴娇·中秋坐月》:“小院香烧,高堂酒酌,笑语生欢喜。寒辉流照,一年良夜能几”。描写中秋焚香拜月的情景,中秋节这天人们清扫庭院,设立香案,摆放供品,燃烛焚香,拜月许愿。
杜堇《祭月图》
明代画家杜堇有《祭月图》,描绘全家在月下祭拜,童子玩耍婢女们在旁帮忙,好不热闹,桌子上摆有瓜果蜡烛香炉,香炉中燃着香。
古人所用熏香与如今常见的线香不同,多使用丸、饼、粉状的熏香,徐裕馨《月华清·中秋》词中,焚烧的就是以香粉印制的篆香:“拜月庭前,霭篆香、承欢堂上,开兰席幽逸”。
香篆
月亮,是古人心目中的宇宙精灵,《史记天官书》云:“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神也。”,五行中秋属金,秋天的月亮最明、清晰是“金之神”。
古人在生活中崇拜、敬畏月亮,宋初文学家徐铉,曾创作一方伴赏月时焚用的熏香——“伴月香”,宋初陶谷《清异录》:
徐铉或遇月夜,露坐中庭,但爇佳香一炷,其所亲私别号“伴月香”。
伴月香配方未见古人记载,此香若流传至明代,应该会被高濂归为温润气质的熏香,高濂认为香之温润者,适合晴窗拓帖,挥麈闲吟,宴坐伴月。高濂《遵生八笺》记载“温润者”的香方有越邻香、甜香、万春香、黑龙挂香:
?万春香方,沉香四两,檀香六两,结香、藿香、零陵香、甘松各四两,茅香四两,丁香一两,甲香五钱,麝香、冰片各一钱,用炼蜜为湿膏,入磁瓶封固,焚之。 ?
此香为明代内府(皇家)香,香气清芳不燥,用以待客,自奉赏月皆可。皎洁的月光下,闲坐焚香最为悠然闲适,薛蕙《中秋看月》诗曰:
穆穆金波端正月,寥寥碧落蔚蓝天。
松林阴映石床净,宴坐焚香骨已仙。
劝酬交错里,款款鸭炉薰。中秋夜宴中也会设置香炉焚香,也少不了焚香助兴,叶梦珠《阅世编》卷九“宴会”条:
近来吴中开卓,以水果高架徒设而不用,若在戏酌……上陈小铜香炉,旁列香盒著瓶,值筵者时添香火,四座皆然,熏香四达。
华丽的筵席适合焚烧有百花气味的熏香,明代《晦斋香谱》中有一首“东阁藏春香”宜华筵,焚之有百花气味:
沉速香二两,檀香五钱,乳香、丁香、甘松各一钱,玄参一两,麝香一分,右为末,炼蜜和剂作饼子,用青柏香末为衣,焚之。
花香味的龙涎香也适合宴席上焚烧,明代《晦斋香谱》序言:“琴台书几最宜柏子沈檀,酒宴花亭不禁龙涎栈乳”。龙涎香以蔷薇水、素馨花与“沉檀龙麝”等香料调配,香气馥郁霸气,散发力与留香持久。
古人酒宴诗词中常描写熏焚龙涎香,王安中《睿谟殿曲宴诗》:“层床藉玑组,方鼎炷龙涎”;李雯《踏莎行·请宴》:“鹊尾银屏,龙涎金鼎,乘鸾指刻成佳倩”。
木犀香里飞黄雪,又届中秋节。中秋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文人雅士喜欢坐在桂树下嗅着花香惬意地赏月,杨万里《昌英叔门外小树木犀早开》诗曰:
触鼻无从觅,看林小缀黄。
旋开三两粟,已作十分香。
入夜偏相恼,搀先有底忙。
移床月枝下,坐对略传觞。
桂花开时,嗅着清幽甜润的桂花香饮酒清谈,是古人秋日里的赏心乐事。古人还将桂花与冬青子蒸制成熏香,王訢《青烟录》载:“桂香,冬青子绞汁,同桂花蒸。阴干入炉烧,类木犀也”。
饮酒时焚上一炉桂花香,与桂树下饮酒有异曲同工之妙,桂香伴酒香尤有清意。童用(师禹)诗云童用堀(师禹)诗云:“胆瓶清酌撩诗兴,古鼎余花晕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