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界的世纪大战再次打响!6月3日,微信正式开放”支付分”系统,象征着微信支付体系的全面完成,直接对标支付宝。之后微信用户在开通支付分功能后,可查询自己的支付分,可依据自己的信用享受多种服务。
在微信正式宣战之后,战书很快传到了支付宝手里,作为支付龙头的支付宝再次升级了自家的支付系统,迎战微信来势汹汹的气势。过去涨分难的问题,在经过此次改革后有超过80%的人的芝麻分得到了提升。
核心”分”争,龙虎斗此次核心战斗便是信用分。芝麻信用分强调”信用”,而微信支付分则强调”支付”。为何同为支付分却有这么大的焦点偏差?
“分数范围””场景数量””评估维度”这三个点是微信和支付宝的主要战场,这几个方面的胜负将决定其发展前景。
首先是在分数上,芝麻信用分细化程度更高,有多个层次级别,划分较为合理清晰;而微信支付分由于刚上线,所以只是简单粗暴的归纳分数多少,并没有额外划分不同的分数区间。
在场景上,简单只看数量的话,二者并没有多少差距,因为他们都号称自己有千余项信用服务,虽然芝麻信用”抢跑”,但综合差距并不大。如果落实到线下实际体验的话,应该是”你能用,我也能用;你用不了,我也不行。”所以这一点差距并不大。
然而,最显著的差距是在评估维度上。
支付宝长年累月形成的评估体系是”萌新”微信一时不可撼动的绝对力量。那么,芝麻信用分的含金量有多高呢?除了”资产证明””人脉关系”是微信支付分所没有的,其它都是正向对标。而资产证明方面,熟悉金融系统的用户一定会选择支付宝。因为支付宝经过时间的流逝,自然可信度更高,用户添加各种证明的接受度也更高。而一直以微交易为主的微信在大块金融领域就显得疲弱了。
简单一对比就能看出微信与支付宝的差异了,微信目前的问题就是其”分”的含金量不高,无法吸引高质量的用户入驻。
“分分分”,用户的权益,平台的命根信用时代,社会机器把个人的信用量化了,成了具体的数值,个人活动都可以基于这个指标进行活动,而对于平台来说,这一分分绝不只是支付平台自己约束个人的工具,其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信用体系。
芝麻信用推出于2015年,而微信支付分整整晚了5年”入学”,入场已经很迟了。但微信可不是没有底气的,凭借自己的平台优势,月活同比增长8%,日活用户超4亿,这才是跟支付宝叫板的硬实力。得益于庞大的用户群体优势,微信此次顺势推出支付分就是为了实现突破,力求在金融板块也分一块蛋糕。这次支付分的推出也是”预谋已久”。
与此同时,支付宝新版的芝麻信用更加注重当下一年内的信用行为,逾期还能修复,找回丢掉的分,这就厉害了。相比过去也是一改各种顽疾,优化程度也相当高。此次芝麻分升级为自主评估,每月6号至次月5号来芝麻信用点击评估,即可知晓芝麻分最新变化详情。此外,官方还将推出用户专属信用成长方案,帮助提升芝麻分。
曾经的支付大战中,微信为了夺取优质商户,开放了九宫格,成功赢得了星巴克入驻。在这次重新开战,除了继续争取优质商户,微信和支付宝不约而同地针对各种用户的痛点进行攻关,使得服务更加人性化。这说明”分”已经成为衡量平台自身的尺度,用户在平台的数值高低变化频率、活跃度也关乎平台自身的发展,当下如何管理和优化个人信用服务体系才是强基固本的重要方略。
现在来看,曾经一家独大的芝麻信用分这次终于棋逢敌手。用户有了更多的信用平台选择,支付行业也才能往更深的海域远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