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导航
首页 综合百科 生活常识 数码科技 明星名人 传统文化 互联网 健康 影视 美食 教育 旅游 汽车 职场 时尚 运动 游戏 家电 地理 房产 金融 节日 服饰 乐器 歌曲 动物 植物
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

黄芩的作用与功效(每日中药——黄芩)

发布时间:2023年1月4日责任编辑:赵小果标签:作用功效中药

黄芩的作用与功效(每日中药——黄芩)

黄芩来源于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另有同属植物西南黄芩(滇黄芩)、甘肃黄芩或粘毛黄芩等,亦可入药。


唇形科植物以富含多种芳香油而著称,因此大多具有浓郁的香气。例如,薄荷、荆芥、霍香、香薷、紫苏叶等均有浓郁的香气。但黄芩、夏枯草等中药比较特殊,因其主要成分不是芳香油,故无明显的香气。

黄芩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等地。


黄芩老根、旧根中空者名枯芩或片芩,幼根、新根内实者名子芩或条芩。

黄芩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为清热药之清热燥湿药。


清热燥湿药是指能清热燥湿,以治疗湿热病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本类药物性味苦寒,燥湿力强,主要用于湿热证。因其苦降泄热力大,故多能泻火解毒,可用治脏腑火热证及热毒证。用本类药物治疗脏腑火热证及痈疽肿毒时,均可配伍清热泻火药、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苦寒性大,过服易伤胃阳损胃阴,故一般用量不宜过大。凡脾胃虚寒、津伤阴损者应慎用,必要时可与健胃药或养阴药同用。


黄芩味苦能燥,寒则清热,故有清热燥湿的功效。其善清肺、胃、胆及大肠之湿热,尤长于清中上焦湿热,用于治疗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热淋。

黄芩入肺经,善于清泻肺火及上焦实热,亦能清少阳气分热,有清热泻火的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以及气分实热证之高热烦渴。


黄芩尚有泻火解毒的功效,可与黄连、连翘、蒲公英等配伍,用于治疗痈肿疮毒。

黄芩能清热泻火以凉血止血,用于治疗热迫血溢之吐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等上下出血证,单用即有效,也可与三七、槐花、白茅根等药同用。

黄芩还有清热安胎的功效,为“安胎圣药”,用于治疗妊娠热盛胎动不安。


黄芩煎服3~10克。清热及解毒多用生黄芩,安胎常炒制用,清肺热多用酒黄芩或枯芩,清肠热每用生品或子芩,黄芩炒炭多用于止血。

因为黄芩苦寒易伤脾胃,所以脾胃虚寒者忌用。


其它知识推荐

溜溜百科知识网——分享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类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89@163.com
icp备案号 闽ICP备14012035号-2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6z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