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隆基大厦(让循环经济真正循环起来)
“垃圾原本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某个人、某些人眼中的垃圾,在另一个人、另一些人眼里其实就是宝贵的资源,甚至能成为美妙的艺术品。”华夏董氏兄弟集团董事长董配永如是说。
如何对待“垃圾”不仅是管理者的智慧,更是每个人尊重自然、尊重规律,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体现。
董配永做客中国网
2017年8月24日和9月20日,董配永分别为家乡滦县横渠实验中学、九百户镇大井峪小学捐赠了800张上下两层床铺和100多套学生课桌椅。同时捐赠的还有自行车。与许多捐赠不同,这些看上去有些陈旧但却结实的床铺和桌椅、自行车却是来自一个个垃圾场,经过集团马矿公司的精心加工修理、刷漆后,曾经的“废物”却焕然一新,也帮助学校解决了大难题。
“垃圾本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董配永在捐赠仪式上表示,“我们希望以此活动做出一个表率,通过垃圾资源化处理,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化腐朽为神奇。”
每天清晨,华夏董氏兄弟集团员工都会来到附近街道的垃圾中转站、再生资源回收点,从一车车垃圾中将各类物资进行分类回收。自行车、废纸片、旧家具、锈迹斑斑的钢铁、甚至破碎的玻璃……这些很多人认为的“破”东西被仔细地挑选出来,再分别送到不同的地方进行加工处理。
工人在修旧利废
以上述捐赠的自行车为例,这些在北京被随意丢弃的“僵尸车”在分拣后被运到位于唐山的循环经济产业园中,几道工序下来,“缺胳膊少腿”的自行车焕发新生。
董配永认为,垃圾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地上长出来的,是人们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是完全可以治理的。要通过源头分类回收、资源化处理,形成循环经济产业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他的眼里,所有的垃圾都在讲述一段故事,它们有的为平凡的周遭添加色彩,有的本身就是故事,或唯美,或传奇。
董配永说:“世界上原本没有什么是垃圾,修旧利废是最基础的利用,只是近年来被忽视了。希望用我们的行动能重新唤起这种意识,让社会重新把所谓的‘垃圾’当作资源与财富来看待。”
董配永让垃圾变得不凡。
让勤俭节约成为社会共识
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进军。这是董配永和他的华夏董氏兄弟集团企业转型的战略决策,让循环经济真正循环起来形成闭环。
灵魂的伟大,不在于场所是否豪华。董配永就是这样的实例。
金隆基大厦,在王府井步行街的北头,是华夏董氏兄弟集团总部所在。该区域算得上北京市最繁华地段,可谓寸土寸金。走进大楼,董配永的办公室朴素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