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导航
首页 综合百科 生活常识 数码科技 明星名人 传统文化 互联网 健康 影视 美食 教育 旅游 汽车 职场 时尚 运动 游戏 家电 地理 房产 金融 节日 服饰 乐器 歌曲 动物 植物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关于汉字的歇后语(有趣的汉字小故事简短)

发布时间:2023年1月3日责任编辑:吴小强标签:故事

关于汉字的歇后语(有趣的汉字小故事简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体现汉字的无穷魅力。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

    ?

    水仙不开花--装蒜

    ?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

    蝎 糟 虎子掀门帘儿---露一小手儿

    ?

    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

      ?

      鼻孔里灌米汤-- 够受的

      ?

      炒了的虾米-- 红人(仁)

      ?

      揍鸡毛-- 壮胆(装掸)子

      ?
        ?

        豆芽炒虾米(小虾)-- 两不值(直)

        ?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

        火烧旗杆--长叹(炭)

        ?

        粪坑关刀──文(闻)也不能,武(捂)也不能。

        ?

        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

        百尺竿头挂剪刀--高才(裁)

        ?

        老爷下轿--不 (步)行

        ?

        老公拍扇--凄(妻)凉

        ?

        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

        一脚踢翻煤油炉-- 三 火 (火)

        ?

        大胖小子抓周--小人得志

        ?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蚕豆开花--------黑心

        4、车到山前--------必有路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7、虎落平阳--------被犬欺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1、大海捞针--------没处寻

        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9、芝麻开花--------节节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点灯--------白费蜡

        22、兔子尾巴--------长不了

        23、偷鸡不成--------蚀把米

        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车--------谁敢

        27、老鼠过街--------人人喊 打

        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3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32、壶中无酒--------难留客

        3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4、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35、猫哭耗子--------假慈悲

        36、铰子破皮--------露了馅

        37、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

        38、对牛弹琴--------白费劲

        39、八仙聚会--------神聊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 丁 钉--------跑不了

        42、背鼓上门--------讨打

        43、草把做灯--------粗心(芯)

        44、竹笋出土--------节节高

        45、菜刀切豆腐--------两面光

        46、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47、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4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49、关公走麦城--------骄必败

        50、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5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53、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5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55、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59、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6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62、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63、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6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66、王八吃年糕--------铁了心

        67、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68、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69、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0、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

        71、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

        72、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73、瞎子戴眼镜--------装饰

        74、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75、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7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7、黄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78、和尚训道士--------管得宽

        79、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80、聋 子 见 哑巴--------不闻不问

        81、铜钣上钉铆钉---一是一,二是二

        82、里弄里扛竹竿--------直来直去

        83、苦水里泡黄连--------苦上加苦

        84、驴唇不对马嘴--------答非所问

        85、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86、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87、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88、放风筝断了线--------没指望了

        89、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90、关门掩着耗子-------急(挤)死

        91、顶风顶水划船--------硬撑

        92、东北的二人转--------一唱一和

        93、东洋人戴高帽--------假充大个

        94、到火神庙求雨--------找错了门

        95、鲁班门前耍斧--------有眼无珠

        96、老太太吃汤圆--------囫囵 吞

        97、出太阳下暴雨--------假情(晴)

        98、挂羊头卖狗肉--------虚情假意

        99、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100、唱歌不看曲本--------离谱

        大家还有哪些耳熟能详的歇后语吗,说出来一起分享吧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霸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辞海》: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子;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中国语言文字大百科全书》:歇后语是指说话的时候把一段常用词语故意少说一个字或半句而构成的带有幽默性的话语。通常有两种。1.原始意义的歇后语,指把一句成语的末一个字省去不说,也叫"缩脚语"。如《金瓶梅》里来旺媳妇说"你家第五的\\\'秋胡戏\\\'",就是用来影射"妻",因为"秋胡戏妻"是有名的故事、剧目。也有利用同音字的。如称"岳父"为"龙头拐",影射"杖"字,这里代替"丈"。2.扩大意义的歇后语,在北京叫俏皮话,是指可以把一句话的后面一半省去不说。如"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了"。有时候也利用同音字。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


其它知识推荐

溜溜百科知识网——分享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类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89@163.com
icp备案号 闽ICP备14012035号-2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6z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