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导航
首页 综合百科 生活常识 数码科技 明星名人 传统文化 互联网 健康 影视 美食 教育 旅游 汽车 职场 时尚 运动 游戏 家电 地理 房产 金融 节日 服饰 乐器 歌曲 动物 植物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疏是什么意思 疏解释

发布时间:2023年1月7日责任编辑:李小芳标签:什么意思

1、疏是会意字,疏本意指清除阻塞,使畅通。引申为分散,又引申指稀,再引申指关系远。人与事的关系远就是生疏、不熟悉,人与人之间关系远就是疏远,距离大就是不细密于是引申为粗疏。疏还指对古书的旧注作进一步解释。

2、形声字。《说文》:“疏,通也。”活用作动词,为使……通,也就是疏通、开通。《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河道疏通之后则河床淤积物分散开来,所以又引申为分散、分开。《淮南子·道应》:“智伯围襄子于晋阳,襄子疏队而击之,大败智伯。”高诱注:“疏,分也。”引申为疏远。《礼记·曲礼上》:“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以上读shū。

3、为了让别人明白一个道理,弄懂一个问题,也就是疏通别人在某一问题上理解方面的障碍,就要进行解释,这就是后来所说的解释旧注的义疏。说明或解释重大问题时,一般要分条陈述,所以“疏”又引申为分条陈述或分条记录。《汉书·苏建传附苏武》:“初(上官)桀、(上官)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颜师古注:“疏,谓条录之。”用这种方法写成呈奉给皇帝的建议即奏章,也称为疏。《史记·孝武本纪》:“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无应验者。”上读shù。

其它知识推荐

溜溜百科知识网——分享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类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89@163.com
icp备案号 闽ICP备14012035号-2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6z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