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乃七斤(彝人制造木乃七斤)
沐爱由古地名“木乃”演变为“沐爱”详细考
——隋朝叫“木乃”、元朝改“木乃”为“沐爱”
春 竹
如果你是沐爱人(旧沐爱县范围:沐爱、沐义、乐义、维新、礼义、腾达、金銮、镇舟、高坎、五区片所有乡镇),或者在沐爱生活工作过,那么请抽空一定看这篇研究文章,从中可以知道沐爱历史及"沐爱"得名由来!因此,以后与人交谈,就不会开黄腔了!
迄今为止,《筠连县志》(1986——2005年版)、《筠连县地名目录》(1987年6月版)等文献上,关于沐爱这一地名是这样记载的:元明时即称沐爱,为彝族姓氏“木乃遗音”,彝语“木乃”语意待考(但今我们已经知道其语意,即彝族家中次子老二的意思,下面有叙述)。
这一记载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详细解释为以下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沐爱这个地方,在元朝(1279-1368年)、明朝(1368-1644年)时期就称为“沐爱”了,“沐爱”这个地名是彝族姓氏“木乃遗音(译音)”;第二层意思是彝语“木乃”翻译成汉语是什么意思,或者说彝族语“木乃”是什么语意,待考证。 为此,我们对彝语“木乃”汉译和沐爱地名由“木乃”演变而来进行如下考证。
首先彝语“木乃”是什么意思?
“木乃”是彝族姓氏,而且属于大姓。去年(2017年9月3日)我们在《话说沐爱——筠连沐爱得名初探》(首发在筠连热线上)一文中举例谈到:现在网络时代,信息量大,我们知道有姓名:“木乃热哈”,彝族,1956年12月15日生,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人(有甘罗12为丞相典故,但不是这个甘洛),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还有“木乃七斤”,籍贯:四川 民族:彝族,生日:6月9日。200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声乐系,2002年加入彝人制造,2003年出第一张专辑,2010《快乐男声》成都唱区35强选手,...。
前不久(2018年9月13日)通过朋友(该朋友参加四川省委组织的凉山州甘洛县扶贫工作队)得知:凉山州甘洛县苏雄乡瓦洪村村长“木及木日”同志的帮助,他说:他们彝族家家户户男孩以“阿木”意为“长子”、“木乃”是老二意为“次子”的意思的解释。“木呷”意为“三子”、“木基”意为“四子”、“木果”意为“五子”、“木牛”意为“六子”……。
另据熟悉滇东北乌撒蛮彝史的云南民族大学刘教授认为:云南宣威市板桥街道木乃村的“木乃”的地名也是“出自于彝语”。宣威历史上彝族先民曾是主要居民。宣威很多地名是彝族语言的音译。刘教授还认为,彝族的姓氏是一个群体的指称,是用来区分群体的符号,而名字是个人的指称,是用来区分个体的符号。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姓氏代表一群人,而一个名字只代表一个人。如“木乃热哈”、“木乃七斤”。
我们再查昭通(古称朱提、乌蒙)管辖的镇雄县历史资料,镇雄县彝族历史地名情况。镇雄历史悠久,幅员广大,自古为彝乡,现在亦是民族较多的地方,除了汉族人口之外,彝族人口就数第一了。全县地名之多,估计大小地名不下两万条。1987年地名普查结果,自然村以上的地名就有6776条。这6000多条地名中,有相当一部分则是古代彝族的人名、姓氏名、官名、职业名、族系史、彝语名、墓地名而得其地名者。有些彝族地名,随着社会、政治形势的发展,早已演变为汉文地名了,只有一部分尚保留其原意。所以在彝族地区以人名得地名的非常多。
以姓氏取地名的,在汉族人中也多的是,如沐爱镇骑龙村五组的李家嘴(沐义东岳庙李姓祖先曾经居住地)、宋家沟(维新镇沐义小学朝东云村方向那条沟)、卢家坪(维新镇西林村)、牟家山(镇舟镇辖区,沐爱镇金鱼村对面那片山)、朱家坪(维新镇东云村三组)、吴家坝(武德乡)、蒋家坝(沐爱镇中坪小学附近)、杨家河(维新镇顺阳村河边)、、、。
综上所述:今天我们沐爱这个地名古时候叫“木乃”:应该是古乌撒彝族中某个大的宗族分支“木乃”(次子)的属地。这个彝族次子被安置来到属地(沐爱)居住后,以他的姓氏名给这个坝子(沐爱坝)取名——木乃。而且时间应该是在隋朝就取名叫“木乃”了。又经过很长时间久了,木乃居住的彝族民族远走他乡后,地名就留下来了,就形成了此处的地名。简单地说,就是“木乃”是彝族人以居住在此的姓氏“木乃”姓氏取的地名,属于某某彝族宗族分支“木乃”(次子)居住的地方。无独有偶,云南宣威市板桥街道木乃村的“木乃”的地名也是“出自于彝语”,与我们此处古时候叫“木乃”是一致的。只是云南宣威市板桥街道木乃村的“木乃”至今还没有改名,还继续用“木乃”彝族姓氏名字。但我们沐爱已经将“木乃”演变为汉文“沐爱”地名了。
上面我们把彝族“木乃”的语意搞清楚了,知道了沐爱古时候在此地居住的是某某彝族宗族分支“木乃”(次子)居住的地方。并且这个彝族宗族分支“木乃”(次子)将自己的居住地以自己的姓氏“木乃”取名“木乃”。这也解决了《筠连县志》上悬而未决的彝族语“‘木乃’语意待考”的问题。
下面我们谈谈沐爱由“木乃”名演变成“沐爱”的大概情况。
(一)、 沐爱古时居住民族。
筠连县志上的记载:翻开新中国建国以来出版的《筠连县志》1986--2005年版的第三十五篇“民族宗教”第二章“其他少数民族”第一节“彝族”条目中(P—726),是这样叙述的:县境在明代以前曾广泛分布有彝族。县内的落木泥(原廉溪乡的落木泥村)、落木祥(今高坪苗族乡)、落木柔(今大雪山镇)、乐义(今乐义乡)、落箭(今维新镇)等都是彝语音译的地名。明末剿叙南九丝城“都掌蛮”和清初强行对乌蒙(今昭通)、镇雄彝族聚居地“改土归流”,筠连彝族亦遭受大规模的围剿,他们中大多远逃大凉山等地,留下来的多数同化于汉族、苗族中,只有在团林、高坪苗族乡居住的彝族保留族群认同意识。——P726。第三十五篇民族宗教一章关于苗族源流分布中叙述:县境古为僰、僚、彝、苗等民族杂居之地。——P711。
又据《筠连县志》1986年前版:双河场条目中记载:位于县域西部,在县城南14公里。元明时为彝族苗族聚居地,...—P 450。
《筠连县志》1986--2005年版p36第六节沐爱镇条目下记载为:古称“木乃”。在介绍“沐爱场”条目中记载:位于县域东南部,在县城东南31公里,明代建场,称木乃,系彝语译音,又称木赖,转音为沐爱,1947年置沐爱县,解放初废。——P451。沐爱乡条记载:古称“木乃”系彝族姓氏译音。
《筠连县志》(1998年版)大事记条,景泰元年(1450年),筠、珙、高等县“都掌蛮”等少数民族起事反明。朝廷遣都御史李匡、都指挥周贵等进讨;天顺元年(1457年)茫部(今镇雄)“都掌蛮”围攻筠连九日,被叙南指挥丁信、李英等击溃;正德九年(1514年)十二月,“夷部”(都掌蛮)与筠连流民苏衡等争田有隙,夷部首领普法恶乘众岔诱之复仇,“夷民”被屠百人,诸寨俱叛。——P8。
我们曾经在相关文中已经进行过阐述:沐爱历史悠久,很早以前系属古侯国属地,也曾经是夜郎国境域。早在两三千年前,沐爱就是先民们劳作和生活栖息地。也属于汉南广县(分汉南广县、梁南广县)属地。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以蜀郡太守李冰开凿“僰道”——从僰道通往朱提的驿道(宜宾至昭通)-(李冰修筑说也有争议)。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进一步经略云南,派常颔将李冰开凿的“僰道”延伸至建宁(昭通至今曲靖),史称“五尺道”。
到了汉王朝,汉王朝为加强对五尺道的管理和经略云贵广大地区,而设立的一个县——南广县(汉南广县)。南广县(汉南广县)其治地在今宜宾珙县沐滩乡傅家坝(治地傅家坝这个说法考古物证理由充分,其他几种治地说法证据不足)。古汉南广县境域包括今云南盐津、彝良、镇雄、威信及四川高县、珙县、筠连、兴文等县。战国时,今高县属夜郎国地(当然包括沐爱在内,因为古时候沐爱一直属于高县管辖)、为西南夷境域。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置汉南广县至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消亡。计延续700年。因云南少数民族大姓爨瓒占据宁州,“袤延二千余里”,汉南广县因而荒废,高县等县境内遂为东爨“乌蛮”(彝族)繁居之地(此时沐爱也属彝族繁居之地)。虽然隋大业三年(607年)后此地为僚人据有,但仍是僚彝杂居。“大业初(隋大业杨广·605年-618年),废协州入开边县(今云南盐津县滩头乡,属犍为郡)。后为僚彝杂居”(筠连县志1998年版P53页)。
(二)、沐爱在唐宋时期都属于羁縻高州的属地:具体情况如下:
唐开拓边地时,为安抚这一带少数民族,于今筠连镇舟镇置羁縻高州(治地今筠连镇舟镇),隶于泸州。
唐武后长安元年(701年)属剑南道(治今成都)、泸州都督府(治今泸州)、羁縻高州(今筠连镇舟镇)、徒西县(今筠连镇舟镇。州县同治今筠连镇舟镇)。
唐天宝元年(742年)属南溪郡(治僰道县,今四川宜宾市区)、羁縻高州(今筠连镇舟镇)、徒西县(今筠连镇舟镇,州县同治今筠连镇舟镇)辖地。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属戎州(治僰道县,今四川宜宾市区)、羁縻高州(今筠连镇舟镇)、徒西县(今筠连镇舟镇,州县同治今筠连镇舟镇)。
唐贞元二年(786年)属剑南道(治今成都)、泸州都督府(治今泸州)、羁縻高州(今筠连镇舟镇)、徒西县(今筠连镇舟镇,州县同治今筠连镇舟镇)。
宋咸平四年(1001)将蜀地分为益、利、夔、梓4路,沐爱属梓州路(路治潼州府,今绵阳三台县)、泸州都督府(治今泸州)、羁縻高州(今筠连镇舟镇)、徒西县(今筠连镇舟镇,州县同治今筠连镇舟镇)。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属梓州路(路治潼州府,今绵阳三台县)、泸州都督府(治今泸州)、淯井监(治今长宁县双河镇,军事单位,严格说不是建置)、羁 縻高州(今筠连镇舟镇)、徒西县(今筠连镇舟镇,州县同治今筠连镇舟镇)。
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属梓州路(治路今绵阳三台县)、叙府(治今宜宾)、长宁军(今长宁县双河镇)、羁縻高州(今高县符江)、徒西县(今筠连镇舟镇)。
从以上设置羁縻高州的历史来看,沐爱自古就是少数民族繁居之地。虽然曾经僚人占据过,但隋后期至唐时彝族民族又是此地主要居住民族。筠连县志,高县、珙县、云南的昭通、盐津等县志上的记载也可以佐证。
(三)、查邻近县市有关地名演变情况,可以确定沐爱地名的演变。
1、查《西南彝志》有以下说法: 毕节市,一个彝语音译的地名。毕节实为彝语“毕跻(兹)”的另一种记音,称“布祖陆勾、”“呗兹洛勾、”“毕兹洛勾”等,义为“由毕摩作主的邑落。”《大定府志.〈夷志〉十二则》称:“比跻(毕节)系白罗罗之名,因号其地为比跻,久之讹为毕节。比跻,地与水西、乌撒、播勒三家界相联,三家俱来越占,比跻逃至募役司,后又遁至镇雄府(镇雄府、《大定县志》作‘楚雄府’),家焉。” “由毕摩作主的邑落”。 查《毕节县志》,1993年12月,中共毕节地委委员、毕节县委书记傅传跃在为《毕节县志》写的序的开头是:我们毕节有其悠久历史,毕节之名始于元代,迄今也有720个春秋。
2、查宜宾市兴文县九丝镇名来历、筠连县沐爱镇名来历。
宜宾市兴文县九丝镇名来历。九丝之名最早见于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江安县安济庙(又称五龙庙、土主庙)碑文。时“九丝夷人寇”,江安县令张文省率民兵御之,祷于五龙庙,有功,理宗赐名安济庙(民国《江安县志》卷2《庙祀》)。元代为戎州山都6乡(昔乖、上罗、得居、落下、红崖、洛罗)之红崖乡地,由四川等处行中书省诸蛮夷部宣慰司(后改叙州宣慰司,大德七年再改叙南等处蛮夷部宣抚司,夏明玉珍再改军民宣抚司)马湖路飞领,至明一直为僰人(都掌人)聚居地。——摘自《兴文县志(1996—2005年——第二章政区第二节乡镇》。
筠连县沐爱镇名来历。
《筠连县地名目录》第103页“沐爱区概况”中记载,沐爱区名为彝语“木乃”遗音,语义待考。《筠连县地名目录》第105页“沐爱公社”篇记载,沐爱古代为彝族聚居区,系彝民姓氏“木乃”译音。《筠连县地名目录》第107页“沐义公社概况”中记载,沐义社名取境内沐浴塘的谐音而得名。(沐义东岳庙李姓族谱上也标注的是沐浴塘。——编者注)。
《筠连县地名目录》第107页记载,沐爱区清代为高县安静乡,民国时置区、设冶局、县。1953年划归筠连县,元明时即称沐爱,为彝族姓氏“木乃遗音”。——摘自1987年6月出版的《筠连县地名目录》。
从沐爱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沐爱在战国时(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今沐爱地为西南夷境域属土著民族居住,属夜郎国地。后来的土著民族基本都是彝族。如现在沐爱兴隆村(潘家祠堂附近)有个叫“胡咪子”的洞,传说就就居住过一个土著民族姓氏小部落。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沐爱这片土地归大一统的中央王朝。
梁太清二年(548年),云南少数民族大牲爨瓒占据宁州,“袤延二千余里”,沐爱今境内遂为东爨“乌蛮”(彝族)繁居之地。隋大业三年(607年)后为僚人据有。这时候我们能够确定,沐爱这块土地上居住的土著民族应该是彝族。这块山清水秀的沐爱坝上居住着一个彝族姓氏族,他们便将这里取名为他们的姓氏名字“木乃”。 唐宋时期,设置治羁縻州,这说明,尽管汉族人开始进入沐爱此地居住,但仍然以少数民族为主。这时期“木乃”这一地名,不可能改为“沐爱”。
到了元代,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设置了叙南等处蛮夷宣抚使司(治今宜宾市,少数民族地区设宣慰司)领四十六囤(四十六个村落)蛮夷千户所(千户所治高县庆符镇)。此时沐爱,在蒙古语中称落燕囤(就是一个村落),落燕囤(沐爱)属于四十六囤中一个囤。
元朝采用汉式中央集权官僚制,为统治全国的主要制度。在全国各地市地方志里均有记载,当地的地方官员绝大部分是汉人,只有最重要的一把手或者军官才是是蒙古人。所以蒙古人把地名“木乃”,用蒙古叫成“落燕” 。那么,元朝的地方汉族官,就有可能也给古地名“木乃”改个汉名,如何改呢?为了迎合朝廷意思,而又不完全背离“木乃”原音,就取名为“沐爱”。这一改,“沐”是此地民族沐浴皇恩,“爱”是皇帝爱民如子,或者博爱、仁爱之意。这就体现了即符合朝廷的心愿,又没有完全脱离原彝族名“木乃”之谐音。而且还改掉了“木乃”这个不雅之名。
这一点,从毕节市的改名中也可以印证。毕节从彝语比跻( bì jié)久之讹为毕节(bǐ jī),而且在元代就更名为毕节了。《毕节县志》1993年12月,中共毕节地委委员、毕节县委书记傅传跃在为《毕节县志》写的序的开头是:我们毕节有其悠久历史,毕节之名始于元代,迄今也有720个春秋。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现再列出进行比较,一看就更清楚了。
毕节(bǐ jī)、比跻( bìjié)。
沐爱(mu ai)、木乃(mu nai)。
《筠连县地名目录》上记载的是:元明时即称沐爱,为彝族姓氏“木乃遗音”。——摘自1987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