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悸(jì),常见汉字。其意思是因害怕而心跳。
2、详细解释
【释义】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惊悸|心有余悸。
悸 <动>
(形声。从心,季声。本义:害怕,心惊肉跳) 同本义
悸,心动也。――《说文》
惶悸兮失气。――《楚辞·悼乱》。注:“惧也。”
忽魂悸以魄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夙行失道,望尘惊悸。――马中锡《中山狼传》
又如:心有余悸;悸震(震惊);悸颤(怕得发抖);悸心(心怀恐惧);悸怖(恐惧);悸恐(犹惶恐);悸悚(恐惧);悸罔(惊恐迷乱)
悸 <形>
带下垂的样子
悸 <名>
心悸病
使我至今病悸。――《汉书·田延年传》
太师王舜自莽篡位后
心悸(palpitation)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属祖国医学“惊悸”和“怔仲”的范畴。
本病证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存,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悸。
悸jì由于害怕而心跳:惶悸。犹有余悸。〈引〉因病心跳:病悸。心悸发慌。
悸
3、证名。出《灵枢·癫狂》。
(1)跳动不宁之证。心跳不宁称心悸,脐下搏动称脐下悸。《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
(2)心动不宁,恐惧不安之证。《赤水玄珠》卷六:“怔忡止于心不自安,悸则心既动而又恐恐畏惧,如人将捕之。”参见心悸、怔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