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导航
首页 综合百科 生活常识 数码科技 明星名人 传统文化 互联网 健康 影视 美食 教育 旅游 汽车 职场 时尚 运动 游戏 家电 地理 房产 金融 节日 服饰 乐器 歌曲 动物 植物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百科

狐假虎威的寓意(狐假虎威的道理10个字)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6日责任编辑:张小花标签:寓意

狐假虎威的寓意(狐假虎威的道理10个字)

文 / 承影落雪


邻居有个孩子在读书,读到了一个成语“狐假虎威”——在课文中,“狐假虎威”中的“假”念第三声jiǎ,意思是“凭借”,是个动词。

这个细节,再次引发了我的思考:

古汉语中某些词有多个读音,并且用不同的读音来区别不同的意思。

例如“鲜”,共有两个读音,念第一声xiān,表达的就是“新鲜、鲜美”的意思;念第三声xiǎn,表达的就是“少”的意思——《爱莲说》中“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中的“鲜”就念第三声“xiǎn”,表达的是“少”的意思。又如,《诗经.采薇》中的“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的“雨”,不念第三声yǔ,而念第四声yù,表达的是“降雨”的意思,是动词,不是名词。再如,“假”也有两个读音,一个念第三声jiǎ,意思与“真”相反,是“虚假”的意思,是形容词;一个念第四声jià,意思是“凭借、借助”,是动词。在古汉语中,只有念第四声jià才能表达“借助、凭借”的意思——《荀子.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其中的“假”念第四声jià,表达的是“凭借、借助”的意思。

“狐假虎威”是个典故,出自《战国策》。其中“假”的意思是“凭借”,是个动词——个人认为,这里的“假”不念第三声jiǎ,因为它不是“虚假”的意思,这里念第四声jià,是“凭借”的意思。这样,便可“音义一致”,用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的意思。

在古汉语中,一个词有两种以上的读音,往往表达不同的意思,音与义基本是统一的,这或与语法中的表达习惯有关系,或与语法中的某些规则有关系。

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个人之见,有不同意见或建议的读者朋友可以一起讨论。


其它知识推荐

溜溜百科知识网——分享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类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89@163.com
icp备案号 闽ICP备14012035号-2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6z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