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做官主要靠科举,军功,继承祖上的官职(有世袭和一代一降级两种)。
2、 先秦时期:世卿世禄制。
世卿,指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禄,指贵族们所得的财物。世卿世禄制说得通俗点,就是子承父业,父死子继。先秦时对血统极为看重,贵族们的子嗣世世代代都能拥有所封的土地和赋税,关于这种制度最早出现的时间学界说法不一,一些学者认为出现在春秋末年,根据《左传》记载,春秋初年曾有大夫求取太宰的官职,可见那时还未实行世卿世禄制,大夫也可以求取当时的执政之卿。
其实这样选拔人才的弊病很明显,这样的方式导致了当时的阶级固化,贵族永远是贵族,平民永远是平民,官职永远对庶民封闭,努力发奋不如投个好胎。如果哪个贵族生出了个傻儿子,也无可选择;而那些真正有才学的人也会被埋没,永无出头之日。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渐渐崩溃,客卿、食客开始出现,但这些人也多是落魄的贵族,底层民众很少能够出人头地。
3、 秦朝:军功爵位制。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领导秦国灭掉六国,一统中国,可谓盛极一时。秦朝之所以如此强大,商鞅变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秦国在各个方面适应了历史发展的需求,使国力大增,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二十级军功爵位制,这种制度顺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此制度不论出身门第,贵族与平民一致对待,按照军功的多少接受封赏,只要斩获敌军军官的一个首级,就能获得爵位,斩杀越多,爵位越高。奴隶可因军功变为平民,平民可因军功变为高官,血统传承变为以客观的价值进行等级评定,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积极性。
这种制度在战时确实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但是当天下一统后,国家对武将的需求降低,这时需要的是能够治理国家的文臣,如果还从军人中选官,只会激化社会矛盾。
4、 汉代:察举制。
公元前134年,既汉武帝元光元年,察举制确立。察举制是自上而下推选官员的一种制度:首先由地方官员在各地考察、选举人才,举荐给皇室,而后经过考核,入朝为官。考试是察举制的重要环节,被推荐的人只有通过考试,才能被录用,如此保证了竞争的公平,能够选出真正有学识的人。
汉朝察举科目很多,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明经、尤异等,在这众多的科目中。以前四种为主流。
汉朝的察举制度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优秀人才不再是出生于贵族之家。来自社会各个地方的人才能够更好地了解百姓,体察坊间之苦,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5、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的选官制度,具体的选官方式是各个州郡推选大中正一名,由大中正选出小中正,中正负责品评人才,人才的等级以家世、行状和定品为依据,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而后由中正将审定的等级呈交吏部,吏部以此为据,决定官员的升迁和罢免。
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既重家世,又重德才,同时将官员任免权收归中央,加强了皇室对地方的统治。
不过这种制度到了后期,官吏选拔的定品完全由门阀世族掌控,才学与品德渐渐被忽略,家世变得尤为重要,基本上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尴尬局面。随着门阀制度衰落,九品中正制在隋朝废除。
6、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时期,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是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方法。唐朝时,考试分为常科、制科,常科既分期举行的考试,制科是圣人下昭临时举行的考试。唐玄宗时,诗赋是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或许这是为何唐朝出了那么多诗人的一个原因。
宋朝时的科举制度,并无太大的变化,因为重文轻武的原因,故而对科举十分重视,并开始将试卷进行糊名和誊写,以防止徇私舞弊。糊名相当于现在试卷的装订线。
科举制度在元朝衰落,制度依然延续宋代,但通过科举所选择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元朝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对汉人的这个制度并不重视。
明清时,科举进入鼎盛时期,这时不得不提的就是八股文之害: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