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导航
首页 综合百科 生活常识 数码科技 明星名人 传统文化 互联网 健康 影视 美食 教育 旅游 汽车 职场 时尚 运动 游戏 家电 地理 房产 金融 节日 服饰 乐器 歌曲 动物 植物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立春的节日习俗 立春有如下风俗习惯

发布时间:2023年1月1日责任编辑:赵小果标签:习俗立春节日

1、卷春:所谓“卷春”就是吃春饼,是人们将烙好的薄饼卷上豆芽、大葱等新鲜青菜以及酱料一起吃,象征着人们要把春天的新鲜气息和力量吃进去,让自己春播、干活的时候,更有干劲。

2、啃春:“啃春”则是啃萝卜,代表着人们为自己打气鼓劲。萝卜脆爽微辣,吃萝卜能顺气、防病,让人们在春天身体更好,更有活力。

3、鞭春:“鞭春”俗称“打春牛”,象征着人们鞭策自己要更加上进。“打春牛”是指过去人们在立春这天要折一根柳条,来抽打牛背,让牛在春耕时更卖力。后来许多人家还用柳条来轻轻抽打孩子,希望孩子在新的一年能更加上进,力争上游。现在,城里已不再举行鞭春活动,一些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为娱乐。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吕梁地区盛行用春牛土在门上写“宜春”二字。晋东南地区习惯用春牛土涂耕牛角,传说可以避免牛瘟。晋南地区讲究用春牛土涂灶,据说可以祛蚍蜉。

4、春鸡:立春节,女孩子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戴在头上,争奇斗艳。晋东南地区的女孩子们,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传说主蚕兴旺。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晋北地区讲究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其它知识推荐

溜溜百科知识网——分享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类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89@163.com
icp备案号 闽ICP备14012035号-2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6z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