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导航
首页 综合百科 生活常识 数码科技 明星名人 传统文化 互联网 健康 影视 美食 教育 旅游 汽车 职场 时尚 运动 游戏 家电 地理 房产 金融 节日 服饰 乐器 歌曲 动物 植物
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

世界上有多少国家(地球上第一个人是谁)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6日责任编辑:张小云标签:地球世界上国家

笔者 东邪

18世纪中期,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结束了跟随船队的5年环球航行后,发表了他的一大著作《物种起源》。该书系统地阐述了进化论的概念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并指出人类最早的祖先很可能就是猿类。达尔文的言论当时遭到了许多人的嘲讽,他们大多数嘲讽达尔文自己长得就像一只猴子。

然而一个理论只要是真理,那么即使它在刚开始出现的时候不被认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它的认同度也会逐渐提高。进化论就是这样的真理,虽然一开始人们都不接受这一理论,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的出现,这一理论逐渐板上钉钉,因此如今的绝大多数人都接受“人类和黑猩猩都拥有共同祖先”的说法。

但还剩下一小部分人依然质疑进化论,他们认为如果人类真的是从猿类进化而来,那为什么现在自然界中还有那么多猿类没有进化成人类呢?这个问题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是不了解进化论的体现。那么最早的猿类是如何走向进化道路的?世界上第一个人是谁?

最早的非洲祖先们为何下地生活?

首先回答上面提到的问题,古人类学家一致认为,之所以其他猿类没有进化成人类,是因为进化并非集体发生的事件,而是需要有生存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变化才会促使古猿类走上进化的道路。学术界主流的观点认为,人类的祖先是从非洲走出来的,他们在走出非洲之前就已经经过了一轮进化,实现了从树上生活到地上生活。

在大约1000万年前左右,非洲所有远古猿类都还生活在树上。茂密的森林是它们的基本生存保障,因为茂密的树冠可以防止天空的猛禽捉走树上的猿猴,地上的猛兽也很难爬上树对猿猴造成威胁,因此当时的非洲猿类处于飞禽和走兽之间,用修长的前肢在森林之间自由穿梭。但后来非洲东部的地势发生了变化,由于地质运动的原因,非洲大陆逐渐隆起。

同时非洲沿海区域的陆地并没有跟随着隆起,因此世界上最长、最大的裂谷出现了,它就是东非大裂谷。如今东非大裂谷的西边几乎都是草原地形,而东边还存在一些森林,这是因为内陆地势抬升导致进入内陆的海洋水汽减少。这种情况并非近几万年才开始出现,可能从东非大裂谷形成之初就已经出现了。

地形地貌的变化迫使长期在树上生活的古猿不得不下到地面生活,但它们必须面对地面猛兽的威胁,其中有一种名为“恐猫”的大型食肉动物就是古猿的主要天敌。据研究发现,恐猫的奔跑速度很快,基本上只要盯上了一只在陆地上生活的古猿,基本能捕捉到它。古猿由于运动速度较慢的原因,在地面上总是受到恐猫等食肉动物的威胁。

在这种强烈的威胁之下,有一部分古猿离开了草原,继续寻找森林,然后重新回到树上生活。而有一部分古猿继续留在草原上,但它们必须做出改变来应对食肉动物的威胁,古人类学家认为人类的直立行走方式很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下地生活促使它们发生什么变化?

留在地面生活的古猿经过漫长的适应过程后,运动方式、食性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首先是运动方式,它们从原来的依靠四肢行走变成了依靠后肢行走,即直立行走。直立行走存在多方面的优势,一方面是能够提高古猿的运动速度,在逃生的时候争取更多生存的机会。另一方面是能够减少能量的损耗,有研究表明直立行走的方式可以减少三分之二的能量损耗。

还有一个方面的优势,直立行走让古猿拥有更高更广阔的视角,它们可以凭借这一优势提前发现天敌或猎物的位置,从而提前做好逃生或追捕的准备。虽然直立行走的方式让古猿节省了许多能量,但它们在地面上寻找食物并不容易,因为地面上存在许多和它们存在竞争关系的生物。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来源,直立行走的古猿开始改变食性。

曾有考古研究发现,远古猿人的生活遗迹中出现了残羹剩渣的痕迹,所有骨头里面的骨髓都被吸食干净了,对此考古人员推测,那个时期的远古猿人已经养成了食腐的习惯,即它们会等猛兽猛禽饱餐一顿后,捡它们剩下的食物来吃,因此连骨髓都吸得一干二净。由于能获得更多能量的补充,古猿开始朝着另一个方向进化了,那就是猿人。

猿类朝着猿人进化的标志是什么?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对能量的消耗占到了人体总能量消耗的20%左右,这种现象是其他动物身上所不具备的。人的大脑之所以会消耗如此多能量,是因为人脑时刻都在进行复杂的信息处理。为什么其他动物的大脑消耗能量比较少呢?因为它们的脑容量并不大。换而言之,远古猿类向猿人进化的重要标志就是脑容量的扩大。

2018年,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一项针对不同人种近100个化石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人类大脑的容量在过去300万年的时间里扩大了两倍,而且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一连串的阶梯式增长。同时该报告指出,人类开发出了语言、制造工具、使用火的能力,使得大脑容量朝着更大的方向发展。

脑容量增大后,猿人不仅能够存储更多的记忆,还能进行一些复杂的抽象思维。人在对一样事物产生深刻印象后,在之后的日子里能随时回忆起该事物,而动物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同时我们也能想象一些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例如各种神话里的人物和故事等等。科学家将人类具有抽象能力的现象称为“想象共同体”,它发挥了凝聚人群的作用。

人类大脑容量的增加导致相应消耗的能量增加,但人体的其他部位进行了相应的变化,以减少对能量的消耗,例如人的肠道变短了。研究发现,食肉动物的肠道一般比食草动物的肠道短,主要是因为肉类食物和植物食物相比,前者更容易被分解,后者需要更长时间的分解,也需要更长的肠道来帮助消化。

而人类是杂食性动物,肠道的长度介于肉食动物和植食动物之间,这使得人类在消化食物时不会消耗太多的能量,有更多的能量提供给其他身体部位维持正常运作。

世界上第一个人是谁?她是如何被发现的?

最后一个问题,地球上最早出现的人类是谁?答案是一个名叫“露西”的少女,它是考古学家唐纳德·约翰森等人于1974年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一处山谷中发现的,并将其取名为露西。起初考古人员只是发现了一些零散的化石碎片,他们在对化石碎片进行拼凑之后,发现它竟然是一个古人类的头颅。

在发现露西的头颅以及其他骨骸后,研究人员利用放射性氩-氩定年法分析化石的年龄,初步得到的结果是300万年前。为了得到露西更准确的年龄,研究人员对在发现露西骨骸周围地质进行搜查,获取了一些火山灰样本。通过对火山灰样本的检测,他们最后确定露西应该出现在318万~322万年前。

此外,研究人员还通过鉴定发现露西是一个少女,她是目前所有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中历史最悠久的,因此暂时被认为是“地球上第一个人类”。但实际上这个问题并没有唯一的答案,因为随着考古研究的不断推进,有可能会出现比露西更古老的古人类。

露西生前遭遇了什么?

在科学家研究露西骨骸的过程中,他们发现露西并非自然死亡的。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古人类学家约翰·卡佩尔曼在2008年的时候就对露西化石进行过X射线扫描,并且为露西少女建立了数字档案。当时卡佩尔曼就发现露西的右侧肱骨存在一条明显的裂缝,后来在外科医生的鉴定下,该裂缝很可能是在一定高度上摔下导致的。

2016年8月,英国《自然》期刊发表了一篇关于露西少女骨骸研究的最新报告,该报告指出露西少女真正的死因可能是从树上掉下去摔死的,因为研究人员在她身上一些部位发现了明显的骨折现象。从分类上来说,露西属于古人类中的阿尔法南方古猿,这项发现说明南方古猿当时还有在树上生活的习惯。

综上所述,世界上第一个人类是谁,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未来人类还会继续探索自然界中古人类的存在,或许露西少女在几十年后逐渐被人们遗忘了。

其它知识推荐

溜溜百科知识网——分享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类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89@163.com
icp备案号 闽ICP备14012035号-2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6z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