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导航
首页 综合百科 生活常识 数码科技 明星名人 传统文化 互联网 健康 影视 美食 教育 旅游 汽车 职场 时尚 运动 游戏 家电 地理 房产 金融 节日 服饰 乐器 歌曲 动物 植物
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

亚圣是哪位圣人(至圣 礼圣 亚圣 文圣)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6日责任编辑:张小花标签:文圣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从今天开始,我会用十多篇文章来介绍介绍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的思想,通过《孟子》这本书来比较系统地了解孟子的思想,主要参考的版本是傅佩荣老师的《傅佩荣译解孟子》。一说到孟子,我们都知道,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儒家学派的代表思想家之一,人称“亚圣”。

孟子出生于公元前372年, 比孔子小差不多200岁,比庄子大3岁,和西方的亚里士多德是同时代的思想家。在孟子的时代,也是我们常说的“百家争鸣”的时代,是古代思想和文化高度繁荣的一段时期,当然和孟子同时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有很多,比如商鞅、庄子、惠子、鬼谷子、公孙龙,还有稍晚一些的韩非子、荀子等等。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百家争鸣的时代,儒家、法家、道家、名家等各家思想层出不穷,都有各自的思想和主张,而我们今天要分享的《孟子》正是其中对中华文化影响至深的儒家经典,《孟子》和《大学》《中庸》《论语》被称为“四书”,是儒家思想的基础和灵魂。那《孟子》究竟讲了什么,为什么值得千百年来人们传颂?在分享孟子的思想和贡献之前,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孟子的生平。

孟子本名孟轲,是战国时期邹国人,在今天山东邹城一带。他的祖先是鲁国的贵族孟孙氏,孟孙氏衰落后,一部分人迁到了邹国,孟子就在那里出生的,而到了孟子这代,他们家族也没有什么贵族光环了。所以,孟子其实和孔子差不多,也是一个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的人。

孟轲在成为孟子之前,其实也是个熊孩子,好在他有一个精通教育心理学的母亲,传说孟子的母亲是一位非常懂得教育小孩的妈妈,有很多“孟母教子”的小故事。比如“孟母三迁”、“买肉啖子”、“断机教子”等等。其中“孟母三迁”说的是,孟母为了不让孟子和其他熊孩子在一起,还曾搬了三次家,孟母已经懂得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当然,孟母是出了名的“虎妈”,在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母亲问他:“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差不多的”,孟母看到孟轲很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被母亲的举动吓到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就像这剪断的布一样,就废了。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学问能增长知识,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以后就要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了之后吓了一跳,从此再也不敢怠慢学习。

在母亲的影响下,孟轲果然学有所成,他成为了孔子的孙子的弟子,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孟子受业于子思的门下,算起来是孔子的第五代传人。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提出了“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的治国理念,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和孔子一样,孟子想把自己的治国理念推广出去,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和孔子一样,周游列国游说各国诸侯。孟子曾经游历过齐、宋、滕、魏、鲁等国,前后有二十多年。

在游历过程中,虽然孟子受到了列国的尊崇和礼遇,待遇比孔子那时候也强多了,可是他的思想基本没有被哪个国君推行,因为实际上完全做到“仁政”是很难的,孟子在战国中期,大家都忙着交战,真正施行仁者的难度也非常大。经过二十几年的游历,没有啥实际成果,于是孟子归隐故土,和弟子们著书立说,写成了《孟子》一书。

说到《孟子》一书,大家应该比较熟悉。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哲学经典名句,都是出自《孟子》一书。宋代大思想家朱熹把《孟子》,以及《论语》、《中庸》、《大学》并称《四书》。《四书》是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的灵魂和基础,《四书》是宋代每年的科举考试必考的内容,也将孟子的地位推向了高峰,孟子成为儒家思想的代表,开始以“孔孟”并称。到了元朝,更是追封孟子为“亚圣公“,“亚圣”之名就成了孟子的代称。孟子虽然并非功成名就,甚至可以说他的政治抱负并没有得到施展,但是为什么《孟子》一书被封为儒家经典,孟子也被尊称为“亚圣”呢?接下来,说说孟子思想的几个关键点。

首先是:性善论。说到孟子的思想,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的伦理哲学中,“性善论”是他的一个标签,与荀子的“性恶论”相对,至于孟子说的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向善,其实一直有争论。但不管怎么样,人性的善都是孟子伦理思想的出发点。梁启超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而荀子的“性恶论”强调了教育的必要性,他们只是殊途同归,目的是一致的。关于孟子的伦理学后面我们再继续讲。孟子以“性善论”作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认为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的要求源于人的本性本心,有伦理学意义,同时“性善论”认为通过学习人人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君子,又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具有很大的的教育意义。

其次是孟子的治国理念,总结起来就是:仁政无敌。核心关键字就是“仁”,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他治国理念的核心。那什么是“仁”呢?孟子说“仁者爱人”,仁就有爱人的心,而且是发展人的本性的一种仁爱之心。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就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

最后是关于孟子的教育理念,总结起来就是:因材施教。秉持了孔子的衣钵,孟子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不仅授徒讲学,培养出了乐正子、公孙丑、万章等优秀的学生,还和弟子一起著书立说。在教育方法上,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因材施教”,提出了“易子而教”的传统教育方法。什么是易子而教?有一天,他的学生公孙丑问老师,有的君子为何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呢?孟子说,父子之间由于感情深厚,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往往不严,对于儿子的一些错误和毛病也因为溺爱而放任,这样正确的教育就很难进行。所以,君子不能教自己的孩子,要让别人来教育,这样既能从严要求,也能保持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不伤害感情。

好了,简单介绍了孟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接下来的文章,我会逐篇分享《孟子》的精彩内容。《孟子》一共分为七篇,每一篇再分为上下篇,所以就有十四个部分。篇名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完章、告子、尽心。

?

其它知识推荐

溜溜百科知识网——分享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类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89@163.com
icp备案号 闽ICP备14012035号-2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6z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