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导航
首页 综合百科 生活常识 数码科技 明星名人 传统文化 互联网 健康 影视 美食 教育 旅游 汽车 职场 时尚 运动 游戏 家电 地理 房产 金融 节日 服饰 乐器 歌曲 动物 植物
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

良友周报(山西孝义皮影戏)

发布时间:2023年1月1日责任编辑:江小明标签:山西皮影孝义

良友周报(山西孝义皮影戏)

他们是刻画在牛皮上

活在昏暗灯光下的影子

全国各地都有他们的同类

但是在山西孝义

他们是不一样的烟火

孝义皮影小传

孝义皮影戏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中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之一,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有班规、雕簇者存在,说明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发展成熟。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起于战国,是中国最早的皮影发源地之一。

2006年5月20日,孝义皮影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他们身长几尺

大额头、蒜头鼻、头饰后倾

一张白幕是他们的人生舞台

唢呐和二胡声是他们的命运交响曲

千年间

他们从蒙尘的历史中走来

开始被人用竹竿操纵着的时候

他们是拒绝的

但久而久之

他们竟然习惯了这种束缚

为他们发现没有了人类

他们根本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存在

而这些可爱的人们

为他们塑像、奏乐、和唱

让他们的人生有了这样那样的故事

他们就是生于战国时期的孝义皮影

中国皮影的一个大家族

他们拙朴却也有趣

他们和这些艺人们

共同演绎了无数场延续了千百年的大戏

拙朴但不粗糙,影子背后大有文章

虽然被称为最接地气的民间艺术,但是在皮影制作上,孝义皮影一点都不含糊。

一件皮影作品的制作,通常需要经过选皮、浆皮、下料、画稿、描样、镂刻、敷彩、熨平、罩漆、缝接等2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如今孝义的皮影产品作为独立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受到人们的喜爱,也被广泛用于各种装饰,成为了一种产业。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冯骥才在《散花》中曾写道:“孝义是块神奇的土地,胸过汾河,背靠吕梁。此地人不单能耕善种,自给自足,还创造出各种艺术,或唱或演,亦雕亦画,以抒发情感,慰藉自己的心灵,其中戏剧尤甚,孝义皮影便是此中的精粹。”

孝义是我国最早的皮影发源地之一,素有“皮影之乡”的美誉。在孝义,从事戏曲行业的人有许多,农闲时期,勤劳智慧的孝义人爱听戏,也爱唱戏。

一张白幕后面,是皮影戏艺人的天地。他们虽不在台前,但却需要一样的生旦净丑、唱念做打,一样的起霸趟马、插科打诨。

这些皮影艺人们,不仅在皮影操纵上要求手指灵活,更要在唱腔上有所造诣,同时还需要身体协调一致,记忆力足够强,这些都离不开他们日常辛苦的排练。

幕后皮影艺人们,“五尺纱窗灯一盏,七紧八慢戏一班。喔呵呵呵一声喊,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台前“老人哈哈孩童欢”。

最接地气的民间艺术

皮影戏可能是最接地气的民间艺术,虽然在皮影的雕刻制作上,要求技艺精湛,制作精致,但是演出的环境和设备要求相对简单。

孝义皮影戏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借悬吊在纸窗后的麻油灯亮影。摆台设帐也非常简单,屋舍前后、田间地头,只要有一块平地、十根木椽、六张席子、两扇门板,演员加乐队七八个人,就可开戏。

夜幕降临,一阵开场锣响起,十里八乡的人们便蜂拥而至,围坐影窗之下,看表演,听唱腔,品悲剧喜情,在光与影的世界里感叹人世常情。

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和手机电脑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那种看皮影戏的热闹程度,堪比如今的演唱会。

孝义皮影戏也曾有过低谷。特殊历史时期的一些政治影响曾经使这门艺术遭受重创;电影电视等图像艺术逐渐发达也使一些老艺人产生严重的危机感。

好在,还有这样一些人仍然坚守着,继承着这项“真人借假人的影子迷人,假人借真人的唱腔抒情”的独特的戏曲形式。为它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思维,将其带上世界的舞台。

如今,在山西的许多旅游景区,比如大同云冈、汾阳贾家庄、临县碛口等都设有孝义皮影展演厅,皮影戏的剧目和内容也在不断填充和创新。

这些活着的影子

从过去到今天

说着不一样的故事

这些皮影艺人们

也讲述着自己不一样的皮影人生


其它知识推荐

溜溜百科知识网——分享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类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89@163.com
icp备案号 闽ICP备14012035号-2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6z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