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导航
首页 综合百科 生活常识 数码科技 明星名人 传统文化 互联网 健康 影视 美食 教育 旅游 汽车 职场 时尚 运动 游戏 家电 地理 房产 金融 节日 服饰 乐器 歌曲 动物 植物
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

自食其果?官媒“点名”微信,替代者已出现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6日责任编辑:赵小果标签:微信食其

在社交领域,微信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脱颖而出,凭借着简洁的页面风格、多元化贴近生活的聊天、视频等功能,短短数年时间,就坐稳了“国民级”社交软件的宝座。如今,微信的用户数量更是高达12亿之多。

然而,谁曾想到,这款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软件,居然会在近日突然曝出重大的“安全”问题。

据媒体报道,近日有多位网友爆料,通过ios15系统发现微信App在后台频繁访问用户的个人相册信息。

这记“炸雷”迅速引起了广大用户的高度关注,因为相册涉及到了用户个人的安全隐私问题,一旦泄露,或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或影响,更重要的是,这会让用户们觉得自己时刻生活在“监视”之下,没有谁会觉得舒服。

对于读取相册信息一事,微信方面作出正面回应,表示并没有窃取用户的隐私,该功能之所以读取相册信息,是为了让用户们提高上传、发送照片的效率,缩小内存、节省时间。而且,如果大家都不需要,微信会考虑在下个版本关停该功能。

对此,网友们并不买账,原因很简单,相册、定位等涉及到隐私安全信息的选项,根本不在通信类App软件的读取范围之内。

另外,还有不少网友们发出了“灵魂拷问”:微信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读取我们相册信息的?这些信息可以被利用起来做什么?如果不是此刻被曝出,还打算继续隐瞒多长时间?

答案很显然:互联网通过这些App收集到用户个人信息之后,能做的事实在是太多了。可以分别用户的个人喜好,进行商业类广告的推送,或者进行“大数据杀熟”,也可以把打包出卖这些收集好的信息,滴滴、美团就是前车之鉴。

对于微信的这一行为,央媒表示,这是违法行为。旗下的《工人日报》更是发表了一篇名为《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窥探”》的文章,以此来震慑一些存在着安全问题的App,同时也在提升用户们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

可惜的是,媒体没有监管权。不过,正如人民日报曾发出的警告一样,企业如果没有社会责任感,即便发展的再大我们也不需要,而且,更不要妄图大而不倒、掌控一切,这里是中国。

对于App侵犯隐私的行为,工信部已经三令五申,没有谁能逃得过监管。一鲸落万物生是不变的定律,不管任何企业、任何App,如果它不能很好地规范自己,就一定会被市场所淘汰,中国市场向来不缺乏更好的替代者。

事实上,微信“杀手”已经出现了,或许很多人都不陌生,它就是三大运营商联合推出的另一款社交软件,名字为“5G消息”,将会在近日正式上线。

就“5G消息”目前已知的功能来看,微信有的它几乎都有,微信没有的它却有。知情人士透露,“5G消息”已经与工行合作,且在相关平台上添加了“数字人民币”的功能,旨在提升用户的5G体验,符合数字化的发展潮流。

相比之下,微信的也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比如用户体量、用户习惯等等。可一切暂时都无法盖棺定论,如果微信果真被“5G消息”所替代了,也无需感到诧异,只能说是它自食其果。

因为触碰用户个人隐私安全的软件App不配拥有“国民级”的称号。当然,如果微信能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约束规范自己,那么“5G”消息短时间内或许很难撬动其市场地位,毕竟微信已陪伴了用户多年。

对此,你们会怎么选择?

?

其它知识推荐

溜溜百科知识网——分享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类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89@163.com
icp备案号 闽ICP备14012035号-2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6z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