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35岁左右是一个略显尴尬的年龄。
从年龄来看,一方面不想服老,按照官方的说法,44岁以下算是青年,也还确实不老。但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认的是,小年轻们已经从各个方位挤了上来,85后,甚至90后,在很多领域已颇有建树,所以有时还真不能不服老。
从家庭来看,正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尤其是小的还没能撒手,很难把自己大把的精力和时间花在想干的事情上。很多时候,感觉我们都是被工作和柴米油盐拖着机械般地向前走。
从工作来看,多数朋友还处于“爬坡期”,上班的仍是干活的主力,从事的是具体的事务,即便是自己创业的,多数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事情需要亲历亲为。总之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那么,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怎么用好有限的精力和时间?
我们的优势就在于,过去我们走过一些弯路,干过一些傻事,所以知道以后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而要想用好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学会给自己的人生做减法。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在做加法,仿佛自己能够胜任一切任务和角色,干成世界上的任何大事,而缺少的仅仅是机遇。
而人生的真相是:无论世界丰富到何种程度,机遇又多到何种程度,我们每一个能做好的事情,永远也就那么几样而已。
我们是时候重新审视一下自身,做做减法了,把不需要的或者用处不大的东东,慢慢减掉,毕竟我们的精力、能力、需求都有限。
道理易懂,做到很难。从某一处打开缺口、付诸行动才是正道。
这里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个小方法,算是抛砖引玉。
前段时间,我发现手机占用了自己太多的时间,于是想办法“做减法”。后来我是这么做的:把手机里的新闻APP只留一个;购物APP只留一个;删掉了QQ(只在电脑上偶尔登陆);把微信好友数、订阅的公众号数以及微信群的数目减到最少,并设为定值,以后就“进一退一”——也就是每加一个好友,就要删一个好友,每订阅一个新的公号,就取消一个原有的,每加一个新群,就退出一个原有的。
事实证明,我的这个做法还是比较有效的,其实原理就是总量控制,如果不这样,控制总的用手机的时间也可以,但做起来貌似没那么容易。
总之,需要做减法的地方有很多,方法也有很多,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好。
从现在起,让我们开始给自己做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