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丙肝的偏方(辩证论治防治丙肝,方可见效果)
丙肝是一种病毒性肝炎,属于肝炎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主要靠血液传播,目前是世界性流行的传染病,丙肝如果未做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
丙肝患者为什么不易被发现
丙肝最常见的症状是身体无力、没劲,即便经过了充分休息,这种疲倦感也会持续。
其他症状还有:右上腹感觉不舒服、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肌肉关节疼痛,以及睡眠不好、短期记忆困难、精力难以集中等。但上述症状通常较轻,常不能引起患者的重视。
而且,早期病人肝功能指标多为正常或轻度异常,不易被患者和医生发现。因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隐匿的、未被诊断的慢性丙肝人群,也形成了一个极具危险性的隐匿的传染源群体。
中医辩证治疗丙肝方案1、湿热内蕴
(1)热重于湿:
证候:身目俱黄,其色鲜明如橘子色,口干口苦,恶心厌油,纳差,上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茵陈蒿汤加味。
(2)湿重于热:
证候:身目俱黄,其色较鲜明,口淡或粘,恶心纳呆,胸脘痞满,倦怠乏力,便溏或粘滞不爽,小便黄。舌质淡而润,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利湿清热,健脾和中。
方药:茵陈五苓散。
2、寒湿困脾
证候:身目皆黄,其色较晦暗,呕逆纳少,脘闷腹胀,畏寒肢冷,身体困倦,大便稀溏,小便色黄。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治法:温阳散寒,健脾利湿。
方药:茵陈术附汤。
3、痰湿热结
证候:右胁胀闷不适或胀痛,身体虚胖无力,大便粘滞不畅,纳呆、口苦、尿黄,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化痰利湿泻热。
方药:蒿苓清胆汤加减。
4、肝郁气滞
证候:右胁或两胁胀痛,痛无定处,胸闷腹胀,易急燥,时时太息。舌质略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活血,解毒祛邪。
方药:逍遥散加味。
5、肝郁脾虚
证候:两胁胀痛,腹胀午后为甚,肢困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淡或暗红,苔薄白,泳沉弦。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和中。
方药:龙胆泻肝汤
6、气滞血瘀
证候:两胁刺痛,痛有定处,胁下或有痞块,面色晦暗,赤缕红掌,肌肤甲错,妇女闭经或行经夹块,小腹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或舌下青筋怒张,脉弦涩。 治法:行气化瘀。
方药:膈下逐瘀汤。
7、肝肾阴虚
证候:头昏目眩,两目干涩,咽干口燥,失眠多梦,右胁隐痛,腰膝酸软,手足心热,或伴低热。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养血活血。
方药:一贯煎去川楝子加枳实。
8、脾肾阳虚
证候:面色不华或晦暗,畏寒肢冷,食少腹胀,便溏或完谷不化,或五更泄,少腹腰膝冷痛,肢胀浮肿,小便清长或尿频。舌胖淡,有齿痕,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附子理中丸合肾气丸。
9、气阴两虚
证候: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全身乏力,面色无华或咣白,劳累后胁痛,品燥咽干,五心烦热,纳差腹胀,大便溏泻。舌质淡或红,苔薄白或无苔,脉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合生脉饮加减。
10、热毒内陷
证候:起病急骤,突然出现黄疸,脘腹胀满,心烦口渴,极度乏力,口有肝臭味,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或伴高热,病情迅速恶化,神昏谵语,衄血。舌质红绛,苔黄腻或干燥,脉弦数或弦大。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救阴。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最后,提醒丙肝患者,平时要坚决戒酒,少吃含色素和防腐剂过多的食品。生病时谨慎使用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饮食中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建议多食温和、松软、容易消化的食物,饮食以蔬菜、水果、豆类、鱼类为主。此外,全麦食品值得推荐。
今天把这些中医的知识总结出来,供大家来对照自己。如果怀疑自己证属此类,也不要急着应用,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运用,切勿擅自服用,以免耽误病情。毕竟,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一人一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
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所有丙肝患者看到
最后,我还想提醒各位朋友,健康人生拒绝疾病关注中医祝会君,每天锁定这里,关爱肝脏健康从阅读一篇有价值的中医知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