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导航
首页 综合百科 生活常识 数码科技 明星名人 传统文化 互联网 健康 影视 美食 教育 旅游 汽车 职场 时尚 运动 游戏 家电 地理 房产 金融 节日 服饰 乐器 歌曲 动物 植物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中庸名言最出名的句子)

发布时间:2023年1月1日责任编辑:林大生标签:什么意思句子名言

所谓中庸之道,是儒家关于个人修养与社会治理的基本价值理论。指为人居于中正之道,不偏不斜,以自然的纯正人性提高自身修养、对待万事万物。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德、至圣、合内外之道的境界,是儒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当今社会无论是个人为人处世还是社会治理,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是严以自律。中庸是人们修养的一种境界,人的修养贵在坚持,贵在严以律己,时时处处都要符合诚信仁爱、谦虚谨慎、和谐包容的要求。严以律己是中庸的起点,一个人从自己的道德品行和精神追求出发,向内不断自省,对外持续践行信念,才有可能达到个人修养的理想境界,即中庸境界。人的欲望和需求只要有节制,符合中庸之道,也就符合天理大道。

其次是至诚至善。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是指人类追循自然规律,并最终达到一种与天同在,与道同存,与万物同生的思想境界和心灵高度。反映到个人修为上,就是适应自然变化 ,找出自己在自然中的合理定位,而后做到进退有据和行止有度。至于这里所提到的自然,实际上涵盖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而追寻自然,是指找出事物规律,然后改变自己去适应它,并最终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

其三是谦虚谨慎。“谦”是中庸之德。中庸之道着力强调君子无论功劳多么大、能力多么强、至诚善意多么纯,都必须谦而又谦,只有这样才能令人信服。圣贤笃诚、谦逊,所以仁人志士对其自愿追随和由衷拥戴。

其四是和谐包容。中庸思想反对贫富两极分化,所以孔子提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他倡导全民和乐、互敬互爱、去私为公的大同社会。这是社会发展的良性状态。只有为官者自修向上、展现自律风范,百姓尊重官员、理解仁义之官的艰辛和苦衷,才能达到官民同心同德的理想社会的境界,就能实现社会和睦和谐、国家长治久安。

综上所述,中庸之道是儒家一种教育人们如何进行自我修身、智慧地为人处世以及如何进行社会治理的方法论,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对个人自身修养的加强还是为官者更好地治理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积极的现实研究价值。

?

其它知识推荐

溜溜百科知识网——分享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类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89@163.com
icp备案号 闽ICP备14012035号-2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6z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