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导航
首页 综合百科 生活常识 数码科技 明星名人 传统文化 互联网 健康 影视 美食 教育 旅游 汽车 职场 时尚 运动 游戏 家电 地理 房产 金融 节日 服饰 乐器 歌曲 动物 植物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中学数学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发布时间:2023年1月3日责任编辑:李小芳标签:如何数据方法数学

1、通过统计教学,激发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2、统计学的一个核心就是数据分析。不论是统计还是概率,都要基于数据,基于对数据的分析,在进行预测的同时,为了使预测更合理,也需要收集更多的数据。如要选谁参加数学竞赛,如果投票选举,那么就不具备统计观念,也就会不合理。但如果意识到事前要收集以往学习成绩,再通过整理与分析数据,然后去选选手肯定是比较可靠的。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是要选择合适的素材。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数据分析的现实意义。我们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这些联系,还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地从统计的角度思考有关问题,也就是遇到问题时能想到用统计的知识分析数据的能力。

3、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数据,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义务教育阶段的统计学习要让学生有意识地、正确地运用统计来解决实际问题,又能理智地分析他人的统计数据,以作出合理的判断。目前要求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它们都是刻画一组数据集中情况的统计量。只有在数据分布偏态(不对称)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的区别,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进行数据分析时经常使用平均数的理由,利用平均数代表数据,可以使二次损失(误差平方和)

5、达到最小。而利用中位数代表数据,是使一次损失(误差绝对值的和)最小。但是现在平均数教学中也存在着问题,其中之一是学生学习了平均数,会进行计算,但是当遇到真正的数据需要分析时,却很少想到用平均数。所以说:义务教育阶段统计教学的关键是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使他们想到用数据。学生要会从不同的统计图表中获取有用的数据,能从数据中提取一些信息。

6、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观念。

7、老师在教学可能性时,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课堂气氛很好,却忽略了对数据的分析。课后却发现学生的作业“箱子里有5个红球,1个白球。摸到球的可能性大”。还有一大部分学生填白球,就问我为什么?我认为应先让学生操作实验,用实验获得数据,再对数据进行分析获取频率,用频率来推断概率。这种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其它知识推荐

溜溜百科知识网——分享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类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89@163.com
icp备案号 闽ICP备14012035号-2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6z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