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导航
首页 综合百科 生活常识 数码科技 明星名人 传统文化 互联网 健康 影视 美食 教育 旅游 汽车 职场 时尚 运动 游戏 家电 地理 房产 金融 节日 服饰 乐器 歌曲 动物 植物
当前位置:首页 > 明星名人

戴笠 胡蝶(胡蝶到底有什么魅力)

发布时间:2023年1月4日责任编辑:张小云标签:戴笠

戴笠 胡蝶(胡蝶到底有什么魅力)

1946年3月17日,那天雷雨交加,一架剧烈摇晃的飞机在南京西郊,低低地飞着,没一会儿便失控撞向岱山,一声怦然巨响之后,飞机燃起熊熊大火。

飞机几乎被燃烧殆尽,唯有机尾残留,机尾上的编号清晰可见-222。

这是一架专机,机主不是别人,正是让人谈虎色变的军统特务头子-戴笠。

机上11名人员全部毙命,尸体个个被烧得面目全非,无法辨认。

特务们在其中一具尸体的口腔里发现了6颗金牙,加之残存的衣片,他们断定死者正是让人不寒而栗的军统特务头目戴笠!


戴笠撞岱山,雨农死雨中。是巧合还是宿命?

戴笠之死,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他要心急火燎赴上海见一个被他金屋藏娇的女人-影星胡蝶。

胡蝶究竟是怎样一个女人?让霹雳手段,心狠手辣的戴笠如此着迷,甚至殒命?



电影皇后胡蝶

胡蝶,原名胡宝娟,胡蝶是她给自己取的艺名,她期待这一生活得如胡蝶般轻盈自在。

胡蝶生的珠圆玉润,脸如银盘,眉眼浅笑,嘴角的梨涡便如盛了酒似的,百媚丛生,如此风华绝代,也难怪被誉为民国第一美人。

胡蝶的美,美在华贵而大气。 这个梨涡美人,更是杂志广告的宠儿,杂志,报刊,广告海报上随处可见这个笑靥如花的美貌女郎。


除此之外,胡蝶还是时尚潮流的引领者,胡蝶穿洋装,小姐太太便趋之若鹜穿洋装,胡蝶穿旗袍,姑娘们便会照她的式样做一身一模一样的旗袍,甚至胡蝶所穿的样式新颖的褶边旗袍,也在当时颇为风靡,被称为胡蝶旗袍。

若只是皮囊娇艳,胡蝶不过是花瓶一个,终像藤蔓一样依附而生。

但胡蝶不是,她有可以傲娇的资本,她是当之无愧的电影皇后。

1933年,上海《明星时报》电影皇后票选,25岁的胡蝶胡蝶以21334票遥遥领先,摘得电影皇后桂冠,而第三名的阮玲玉才700多票。

胡蝶两年之内,三获电影皇后的美誉,真真是民众喜爱的老牌影后。

胡蝶还是中国第一位走向世界的电影女明星。


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主办者特别邀请胡蝶作为代表赴会。

当时一同前去的还有名贯东西的梅兰芳先生。

电影展上,胡蝶着一身长至脚踝的白色绣花旗袍,立领,琵琶扣,中开衩的旗袍,端庄大方,仪态万千,惊艳全场。

集演技与美貌与一身的胡蝶,更是被海外称为中国版的葛利泰· 嘉宝。

梅兰芳大师在北京一次酒会上用"天下谁人不识君"来赞扬胡蝶,世界著名谐星卓别林曾当面称赞:"胡蝶,你真正了不起。

貌美,演技高,又如此蜚声海内外,但胡蝶从来没有因此而骄矜。

她虽天生美人胚子,但不恃美而骄,20多岁的年龄,却因为见过世界,有一种别样的成熟。

文学大师张恨水这样评价她:"胡蝶为人落落大方,一洗儿女之态,与客周旋,言语不着边际,海上社会,奇幻百出……胡真精明练达之人哉,言其性格则深沉、机警、爽利兼而有之,如与红楼人物相比拟,则十之五六若宝钗,十之二三若袭人,十之一二若晴雯。”


在纸醉金迷的名利场上,胡蝶笑意盈盈,觥筹交错地穿行。她不是没有遇到过难解的纠葛恩怨,只是比她相似命运的女明星,多了几丝智慧与决然。


为情所困的阮玲玉,被爱所伤以影为生的胡蝶

拍《秋扇怨》时,胡蝶与男演员林雪怀结缘,奶油小生林雪怀很快赢得美人芳心,你侬我侬之后不久便定下婚约。

可惜美人所托非良人。这个林雪怀妥妥的小白脸型渣男,作风轻浮,且好逸恶劳,寄生虫一般从胡蝶那里骗钱,吃喝玩乐,甚至与别的女人纠缠不清。

胡蝶誓与林雪怀一刀两断,可是林雪怀却拿着白纸黑字的婚约如狗皮膏药一般不放手。

从情深义重到对簿公堂,胡蝶先后出庭8次,花了一年时间,才彻底了结这一段孽缘。

但是这一场漫长的拉锯战,胡蝶身心受到重创,对爱情不再是风花雪月的期待。

在爱情这件事上,胡蝶则比阮玲玉清醒。


文艺女神阮玲玉,情窦初开的年纪便遇上渣男张达民,大红大紫之后,又被其苦苦纠缠要挟。

之后情归唐季珊,但却是一片真心错付薄情郎,被浪荡子始乱终弃。

被辜负不算,两个人还各种争风吃醋,甚至公堂相见,要挟着爆出阮玲玉昔日情事。

多愁善感的阮玲玉,在沸沸扬扬的流言里,不堪重负,含恨留下“人言可畏”一句喟叹,便香消玉殒。


阮玲玉被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捆缚得动弹不得,最终以死来寻求解脱。

《申报》如此评判阮玲玉:阮玲玉不了解这个社会,她把爱护天才寄托在新夫和故夫上,这是最大的错误....

而胡蝶与阮玲玉不同,她拿得起放得下,不沉溺过去,也不哀伤自怜,痛过之后,笑笑往前走。

胡蝶的身上,有一种韧劲,她像风中的芦苇,不是宁折不弯,而是随风起舞。

胡蝶活得很清醒:爱情从来不是一个女人的全部。它只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

先谋生再谋爱,人生才不会失控。

“论演技,我是不如阿阮的。”

只可惜阮玲玉为情所困,为情所伤,终致香魂湮灭,而同样为情所伤的胡蝶,在伤害中升华,如蚕蛹,破茧成蝶。

她的心思不再是儿女情长的小世界,而是自己安身立命的电影事业。


胡蝶主演了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影片中,胡蝶把一个色艺双绝,悲苦而传统的女性演绎得淋漓尽致。

当其他女星沉浸在默片时代的温水时,敏锐的胡蝶便看到了趋势,她开始学习国语,她找梅兰芳学习普通话,为自己打开进军有声片的大门。

阮玲玉,眼神疏离,气质清冷,适合的角色大多是文艺女性,而胡蝶则不同,她各种女性角色都能驾驭,妓女、歌女、阔小姐、卖花姑娘、农妇、慈母等形象,都演绎得细腻形象、生动深刻。


演戏颇有天赋的胡蝶,从没有恃才而骄,学普通话,学开车、学骑马、努力拓宽自己的戏路。


每天第一个到片场,导演编剧每次说戏,她都颇为认真地去听去记。

拍摄休息时,其他演员喝咖啡休憩,她还在跟师傅郑正秋讨论电影。

为了更细腻地刻画人物,她还专门跑去体验人物真实的生活。为了诠释好农妇的角色,胡蝶干脆跑到农村,住下来一面体验真实的农村生活,一面细细观察揣摩这些乡下女人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生活劳作。

她一直谨记母亲对她的告诫:凡事不要争先,要退后一步,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

所以胡蝶从不得意忘形,她只是尽力去演活她的每一个角色,哪怕只是配角,她也不挑拣。

纵使得了电影皇后的称号:胡蝶依然谦卑:几十年来这个像游戏之举的称号一直跟着我,这是观众对我的爱护,我自己都不敢妄自尊大。

胡蝶对演员这个身份,敬畏而认真。诚如意大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皮兰德娄所言:天生的演员,最不平凡的地方,就是在他生命里,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演员。

52岁时胡蝶跃登"亚洲影后"的宝座,1986年年近八十时,胡蝶又获得台湾金马奖殊荣。

风云变幻的时代,多少红颜易折,偏胡蝶活成最恣肆最耐风霜的佳人。


流言之下的胡蝶

九一八事变之后,张学良撤回关内,民国大学校长马君武写诗讽刺少帅张学良: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少帅张学良成了风流将军,胡蝶成了不知亡国恨的商女。


有好事者竟然编成舞台剧《不爱江山爱美人》,各种渲染和丑化张学良与胡蝶。

国人的愤怒被激起,无数的污言秽语,谩骂指责都指向了胡蝶。

被扣上亡国妖姬的罪名,被千夫所指,清清白白的胡蝶承受的不可谓不重。

胡蝶不是惺惺作态的小儿女,山河破碎的痛楚,她也有。

她也曾在后来的电影皇后”加冕夜胡蝶献唱歌曲《最后一声》:"您对着这绿酒红灯,也想到东北的怨鬼悲鸣?"

试图以歌唤醒在灯红酒绿沉醉的灵魂。

但现在,没有人相信她美丽皮囊下那颗为国忧伤的心。

胡蝶在《申报》上登载辟谣启事:"蝶亦国民一分子也,虽尚未能以颈血溅仇人,岂能于国难当头之时,与负守土之责者相与跳舞耶?\\\'商女不知亡国恨\\\',是猪狗不如者矣!"

胡蝶登报也还是难堵悠悠众口,国人无可发泄的愤怒统统泄在这个弱女子身上。


纵使导演张石川等人证明,九一八爆发时,胡蝶一行人在外地拍摄影片,众人对胡蝶的口诛笔伐也从未停止。

登报澄清之后,胡蝶便不再理会满天飞的流言与非议。

她没有锱铢必较地去证明去辩解,也没有寻死觅活地去开脱。

流言也好,诽谤也好,她照单全收。

对于阮玲玉,流言是一把看不见的软刀子,但对于胡蝶,她则是一笑而过。

晚年的胡蝶在后来的回忆录里谈及此事: 我并不太在乎,如果我对每个传言都那么认真,我也就无法生存下去了。我和张学良跳舞的事情,闹了近半个世纪,现在不都澄清了吗?

对于个人生活琐事,哪怕被讹传,她也不去计较,但是关乎民族大义的事,她却毫不含糊。

1941年,香港政府、驻港英军向日本华南派遣军总司令酒井隆中将投降。 那一日,胡蝶称之为“蝶耻日”。

日方曾出重金,多番邀请胡蝶出演《胡蝶游东京》,以图昭示中日亲善,胡蝶以自己已经息影且有孕为由,严词拒绝。

“我虽然只是一个演员,但在民族大难的时候,我很清楚自己该选的道路。

中国电影历史博物馆大堂第一个矗立的蜡像便是胡蝶,之所以矗立胡蝶蜡像,不只是因为她是电影皇后,更是因为她灵魂里的清醒与坚守。

胡蝶与拘泥于小情小我的阮玲玉,其境界自是云泥之别。


胡蝶飞走了

胡蝶练达而通透,在名利浮华里趟身,她笑语盈盈,却片叶不沾身。

在影片里,她常常着锦绣华衣,但在生活里,胡蝶偏爱素色的衣服。

见惯了灯红酒绿,红尘旖旎,她却在浮名里守着一份朴素的纯真,诚如她与潘有声的爱情。

阮玲玉之死,让身为好友的胡蝶颇为触动,在与林雪怀的情殇之后,她嫁给了一个敦厚老实的男人潘有声。

这个实在的男人给予胡蝶莫大的包容与爱意,不管胡蝶遭遇什么,他对她不离不弃,呵护有加。


胡蝶因为财产失窃丢失了30个箱子而向当时还是水陆交通稽查处处长的戴笠报警,戴笠对这位大名鼎鼎的女影星,钟爱已久。

除了不遗余力追回失窃的财物,遗失的一部分,他照原样买了回来。

胡蝶看着和自己失窃的相仿的饰品,那饰品还戴着标签,轻轻哦了一声“是我的”

冰雪聪明的胡蝶,住进了戴笠为她所建的别墅。

没有誓死不从,没有悲悲戚戚,36岁还带着两个孩子的她太知道遇上这个狠角色戴笠意味着什么,她只是求他放过丈夫潘有声。

戴笠飞机失事之后,胡蝶重获自由。她回到了潘有声身边,夫妻相濡以沫,后来开起了一个暖瓶厂,专卖胡蝶牌暖瓶。

潘有声给予胡蝶的是如暖瓶一般,温暖而实在的爱。只可惜没过几年,潘有声就病逝了。

潘有声病逝后,胡蝶也给自己改了名字,潘宝娟。

潘有声对胡蝶的爱如细水流长般的爱,是她永远的怀念。

宝娟是胡蝶的乳名。半生浮沉,看透了人世悲欢冷暖,胡蝶有了返璞归真之意。

胡蝶后随儿子移居加拿大。


1989年4月23日,81岁的胡蝶留下了一句诗意的告别: 胡蝶要飞走了。

历经一世风云变幻,苦乐掺和,褒贬相随,胡蝶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胡蝶可谓中国电影界的一座丰碑。她是一代佳人,是电影皇后,是中国的葛丽泰.嘉宝。

美貌与聪慧,天赋与勤奋,造就了这样一个风华绝代的影后。

纵然美貌,但却没有美人的骄横,对于流言,她能承接,也能放下。

胡蝶的身上,有一种熟女的风韵,不与命运拧巴,坦然自在地活着。

身在繁华与喧嚣里,她看得清,拎得清,心如明镜。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活得清醒而坚韧。

她懂得谋生亦谋爱,她明晰小我与大义,她活得通透而大气。


她有宝钗的机警、爽利,有袭人的世故、圆滑,有晴雯的伶俐、直率,她的性情与清醒,使她纵使乱世飘摇,也没有活成一个悲剧美人。

胡蝶的一生,与电影如影随形,电影落幕,江湖已远,但江湖永远有胡蝶的传说。


其它知识推荐

溜溜百科知识网——分享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类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89@163.com
icp备案号 闽ICP备14012035号-2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6z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