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导航
首页 综合百科 生活常识 数码科技 明星名人 传统文化 互联网 健康 影视 美食 教育 旅游 汽车 职场 时尚 运动 游戏 家电 地理 房产 金融 节日 服饰 乐器 歌曲 动物 植物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航海时代(为什么没有参与大航海时代?)

发布时间:2023年1月1日责任编辑:张小花标签:暂无标签

航海时代(为什么没有参与大航海时代?)

1418年,葡萄牙亨利王子派出了他的第一支探险队——这支探险队只有一艘横帆船,寒碜得不像话。可是,谁能想到,正是这支探险队发现了非洲马德拉群岛、加那利群岛等地,拉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大航海时代又被称为“地理大发现”,因为它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系列地理学上的重大突破:达·伽马开辟了了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直达印度的新航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麦哲伦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然而,地理学上的重大突破,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国家的海外贸易,刺激了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等国家对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征服,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完成了第一次原始积累,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航海大时代的探险船队

遗憾的是,虽然中国在1405年就开始了浩浩荡荡的郑和下西洋,早于大航海时代;郑和下西洋船队的规模,也远远大于亨利王子、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船队。但是,中国仍然与大航海时代擦肩而过,没有参与到这项人类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文明进程。

那么,古代中国为什么与大航海时代擦肩而过呢?

一、古代中国缺乏参与航海大时代的动力

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等欧洲国家为什么热衷于参与航海大时代?简而言之,他们都是国土狭小、资源短缺的国家。当陆地资源已经被发掘到极致后,他们只能到海洋上寻找生存发展的机会。

哥伦布发现美洲

恩格斯就曾经写道:“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黄金、丝绸和香料等资源,正是欧洲国家参与航海大时代的强劲动力。

15世纪初——16世纪初的古代中国,正处于明朝最鼎盛的阶段。彼时的明朝,国土广袤,人口众多,农业发展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曾经于1574年来到中国福建停留了两个月零九天的西班牙人马丁·德·拉达惊叹于中国的富足:“人们食品丰富,讲究穿着,家里陈设华丽,尤其是,他们努力工作劳动,是大商人和买卖人,所有这些人,连同上述国土的肥沃,使它可以正当地被称做全世界最富饶的国家。”

明朝贵族日常生活

“全世界最富饶的国家”,怎么可能产生冒着生命危险到海上去搜寻新大陆的探险家呢?

二、古代中国不需要海上的新航线

在15世纪之前,东方、西方之间通商的商路不畅,成本很高,使得从东方运到西方的货物价格是原价的6——10倍。为此,欧洲国家继亟需开辟一条从欧洲到亚洲的新航线。

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大部分地区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不需要从欧洲进口货物——那时候的欧洲,也没有拿得出手的货物出口到中国。在明朝初期,中国为了防止倭寇对沿海地区的侵扰,甚至一度出台了禁海令,禁止中国商人到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这等于是将已经开辟的航线都堵死了,更别说开辟新的航线了。

倭寇

所以,中国根本就不需要开辟海上的新航线。

三、古代中国远洋航行技术已经落后于欧洲国家

15世纪初,得益于科学技术的提高、地理知识的进步和造船能力的加强,欧洲国家的远洋航行成了一件“瓜熟蒂落”的事情。

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可中国却不是海洋国家,而是一个大陆国家。中国南方与北方、东方与西方之间的交通运输,除了依靠陆路外,就是依靠京杭大运河,而不是海路。这就使得中国的航海技术落后于欧洲国家。

京杭大运河

唐朝是公认的盛世,可鉴真东渡日本,经过了5次失败,到第6次才成功。可见唐朝时期的航海技术并不高。古代中国航海能力最高的是宋朝,宋朝没有实行禁海令,海外贸易相当繁荣,航海技术得到大幅度提高。可在宋朝之后,航海技术再次下降。明朝时期,著名的郑和下西洋,是沿着海岸线航行,其难度远远比不上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远洋冒险。

所以,就算明朝有探险家参与航海大时代,也注定走不了多远。

四、古代中国的远洋航行缺乏利益支撑

古代中国建立了一套“朝贡体系”。在“朝贡体系”下,各国遣使前来中国进贡,中国则根据“薄来厚往”的原则,给予几倍、几十倍的赏赐,务必使得各国使臣满意而归。

郑和下西洋也是这种“朝贡体系”的表现之一。郑和下西洋没有任何商业目的,船队的造价却很高,船上装载的赏赐物品更是花费不菲。据《广志绎》卷一记载:“国初,府库充溢,三宝郑太监下西洋,赍银七百余万,费十载,尚剩百余万归。”这就是说,郑和下西洋耗费了600多万两银子。当船队从西洋返航时,宝船里面没有装载来自外国的实用商品,却是一些昂贵的珠宝之类。

郑和下西洋船队

由此,辅佐明孝宗实现“弘治中兴”的大臣刘大夏批评说:“三保(郑和)下西洋费钱粮数千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弊政。”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既然远洋航行缺乏利益支撑,那么郑和下西洋被停止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相反,欧洲都是一些穷国家,连王室都穷得叮当响,不得不找商人借钱用。既然远洋航行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那么,上至王室,下至平民,大家都愿意齐心协力地参与远洋航行。

事实上也是如此。葡萄牙亨利王子是远洋航行的推动者和组织者,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人都得到了王室的支持——西班牙国王还与哥伦布签订了著名的“圣大菲协定”。这份协定规定:“西班牙国王是一切新发现土地的宗主和统治者,任命哥伦布为上述地方的总督、钦差大臣和海军司令,有权获得当地总收入的1/10。”

哥伦布

【参考资料:《黄勇:探究大航海时代的历史动因与历史影响》《吕哲:征服星辰大海的强大引擎》《马丁·德·拉达札记》《广志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等】


其它知识推荐

溜溜百科知识网——分享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类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89@163.com
icp备案号 闽ICP备14012035号-2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6z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