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导航
首页 综合百科 生活常识 数码科技 明星名人 传统文化 互联网 健康 影视 美食 教育 旅游 汽车 职场 时尚 运动 游戏 家电 地理 房产 金融 节日 服饰 乐器 歌曲 动物 植物
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林妹妹美女图片(她是最美林妹妹)

发布时间:2023年1月3日责任编辑:赵小果标签:图片美女

林妹妹美女图片(她是最美林妹妹)

2021年8月6日凌晨,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在华东医院病逝,享年95岁。我们在此回顾一下王文娟大师的故事,表达对这位老艺术家的敬意。


自从红楼梦问世以来,出现了无数个林妹妹形象,在这众多林妹妹扮演者之中,王文娟和陈晓旭扮演的林妹妹最受人们欢迎。在很多人心中,王文娟扮演的林妹妹比陈晓旭扮演的林妹妹更像大家闺秀。


上图王文娟,下图陈晓旭

一、农家女儿,苦练唱戏


王文娟原名王彩娟,1926年12月19出生在浙江嵊县一个农村家庭。她的父亲是一名乡村老师,王文娟受父亲熏陶,虽然只读了几年书,身上却有一股书卷气,她后来扮演大家闺秀形神兼备,一点不出戏。


王文娟热爱戏曲是受母亲的影响。王文娟的母亲出生在一个民间艺术爱好者家庭中,王文娟的母亲就喜欢唱戏,她的两个舅舅,一个会拉琴,一个会敲鼓,她的表姐竺素娥是一个越剧小生,常年在上海演出。


王文娟从小爱看戏,过去的农村,演戏是最盛大的娱乐活动。王文娟的外婆所在后山镇是一个四五百户人家的大镇子,村里经常会演戏。每当有戏剧演出时,王文娟的外婆就把王文娟母女接去看戏。王文娟看着几个唱出名气的女演员,坐着轿子,风头十足,心里很羡慕。演戏的时候,她站在高凳子上,神情专注地看着戏台上演员们的一举一动,俨然一个不折不扣的小戏迷。


王文娟被舞台生活迷住了,一心想去学唱戏。农村孩子没有好出路,她的父母觉得学戏也不失为一条出路,就让她去跟着表姐竺素娥学戏。


1939年,13岁的王文娟离开家乡,来到上海,跟着表姐开始学戏。十几岁的女孩子正是贪玩的年龄,王文娟沉默寡言,很少玩乐,小姐妹们戏她为“小老太婆”。


王文娟对同伴们给她起的绰号充耳不闻,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学出个名堂来。小姐妹出去游玩时,她在后台琢磨唱词唱腔。散场以后,别人在卸妆,她就带妆上台,练习走台步,甩头发,跪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苦学,王文娟终于出徒,以“小竺素娥”的艺名开始演出,第一次演出挣了五块包银,懂事的王文娟让人把钱捎回家去,交给她的母亲,小小年纪的她开始帮着父母养家。


二、在朝鲜战场立二等功,演活了“林妹妹”


1945年,还不满二十岁的王文娟已经在圈子里小有名气,同孚戏院邀请她做头肩花旦,与小白玉梅、邢月芳合作演出。1947年,越剧名伶陆锦花在皇后大剧院成立少壮越剧团,王文娟是头肩花旦。


1948年,徐玉兰邀请王文娟加入她的玉兰剧团,她俩从此开始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合作,一起演出了众多优秀剧目。


解放以后,王文娟焕发出更大的热情,她积极参加戏剧改革,演出了《白毛女》《兄妹上街》《巾帼英雄》等新戏。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以后,她参加了艺术界捐飞机的义演。1952年,王文娟加入总政文工团。1953年,王文娟与越剧团的姐妹一起到朝鲜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为志愿军战士们演出。


有一次,她正在给战士们演《梁祝》中的“英台哭灵”一出戏时,正赶上敌机来轰炸,敌机炸断了电线,现场一片黑暗,战士们没有畏惧,他们打开手电筒给台上演员照明,演员们深受感动。


谈起这段在朝鲜战场上演出的经历,王文娟说:


“1953年4月到年底,我在朝鲜生活了八个多月。八个月的时光不算长,八个月得到的锻炼和提高,却叫我一生难忘!那时对于生死的确没有考虑太多,在那个激情年代里,高涨的爱国热情和内心的荣耀感,冲淡了对死亡的恐惧。这段经历对我来讲终身难忘,让我懂得了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经历过战场硝烟,解放后参加了学习班后,学戏演戏的动机不再是单纯为了给“小家”赚钱,而是为人民大众这个“大家”服务。”


因为在志愿军战士演出和参加交换战俘的服务工作,王文娟和徐玉兰荣获志愿军司令部发的二等功奖章和朝鲜劳动党发的三级国旗勋章,这是她一生非常珍视的荣誉。


1954年,王文娟和徐玉兰排演了朝鲜著名戏剧《春香传》,荣获华东戏剧观摩大会一等奖。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她到过很多国家和地区演出,为越剧的发挥光大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她们五十年代排演的戏剧之中,最有名的是《红楼梦》和《追鱼》,这两部戏剧后来都拍成了电影。


越剧《红楼梦》于1962年上演,盛况空前,几乎可以说是万人空巷,徐玉兰扮演的贾宝玉和王文娟扮演的林黛玉形象深入人心,看到“黛玉焚稿”和“宝玉哭灵”两出戏,心软的观念们跟着哭成一片。


为了演好林黛玉,她在演戏之前呆在家里不出门,专心阅读《红楼梦》,在后台也不多说话,以免分散注意力,让自己全心全意沉浸在剧情之中。


在《追鱼》中她扮演鲤鱼精,有大段大段打斗戏和在地上翻滚的戏,由于王文娟基本功扎实,表演得非常顺利。


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中,王文娟扮演了无数个形象鲜明性格迥异的角色,从弱柳扶风的林妹妹到一代女皇武则天,她都能演出她们的精髓。


三、与孙道临爱情是“舒伯特爱上林妹妹”


1962年,王文娟与著名演员孙道临结婚。


孙道临和王文娟家族出身和文化程度都相差很大,孙道临的父亲是一位从比利时留学归来的工程师,孙道临是燕京大学哲学系高材生。他在燕大上学期间,受同学黄宗江影响,喜欢上戏剧,毕业后到上海清华影业公司当了演员,主演了《乌鸦与麻雀》等电影。


解放以后,孙道临拓宽戏路,出演了《渡江侦察记》中的李连长、《永不消失的电波》中的地下工作者李侠等角色,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电影演员。


王文娟和她的母亲都是孙道临的影迷,听说人们给她女儿介绍的就是电影《渡江侦察记》中李连长和《永不消失的电波》中李侠的扮演者孙道临,她心里一万个满意。孙道临祖籍是浙江,他的母亲很喜欢越剧,孙道临受母亲影响,也很喜欢越剧。


王文娟和孙道临虽然在不同的艺术门类,两个人却很有共同语言,人们戏称他俩的爱情是“舒伯特爱上林妹妹”。


他们的婚姻之路走得并不顺利,王文娟是组织上重点培养的演员,孙道临的家庭出身不好,他们的结婚申请被领导驳回去,王文娟与孙道临怀着痛苦的心情想分手,但是他们心里非常不舍,著名演员张瑞芳得知他们的情况,趁着上京开会的时候,汇报给周总理和邓颖超,在邓颖超支持下,王文娟和孙道临终于结了婚。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王文娟与孙道临的女儿出生,他们给女儿取名为“庆原”,纪念这件大事。


1963年,孙道临在电影《早春二月》中饰演男主角萧涧秋,他演活了大时代中一个小知识分子的矛盾彷徨心理,成为一代人心中的偶像,人们纷纷模仿他在剧中的衣着和发开型,但是,他也因为这部电影遭到批判,被关了牛棚。


八十年代,他们迎来艺术的春天。1996年,孙道临和王文娟合作了越剧电视片《孟丽君》,70岁的王文娟在剧中扮演17岁的孟丽君,她每天凌晨起床,化妆三小时,在40多度的高温一拍就是五六个小时,衣服内外都湿透,她怕弄坏妆容,中午不敢吃饭,只能吸一点流质补充体力。


进入新世纪,孙道临的身体每况愈下,经常卧床不起,记忆力也急剧下降,除了妻子王文娟,别人他都不认识了。


2008年1月3日,孙道临的生命走到尽头,王文娟痛失爱侣。


四、她希望越剧代代流传


孙道临走后,家里变得空寂了。


王文娟有时会到女儿家住,女儿家人多,热热闹闹,但是隔段时间,她还是回原来的家,那个家中有她和孙道临共同生活的痕迹。推开卧室的门,一切还是原样子布置着,孙道临挂衣服的衣橱,看过的书,那本泛黄的收中还夹着一张王文娟的照片。


孙道临走了,王文娟还有支撑她一生的越剧事业。


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之中,王文娟探索出了一个越剧艺术流派“王派”,王派唱腔平易朴实,自然流畅,韵味浓郁。晚年的王文娟致力于培养青年越剧演员,她希望越剧后继有人,能够一代一代流传下去。


她的家中经常高朋满座,经常有青年演员和来自海内外的越剧迷来拜访她,她总是热情接待他们,热心指导她们。


因为一颗心沉浸在艺术氛围中,王文娟看上去远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她性格温和,与人相处融洽,是一位好同事,好邻居。


王文娟很小就学戏,只上过三年学,她一生勤学不辍,对文艺作品很有理解力,她直到病重住院,仍然带着纸和笔,把想到的东西随手记下来。


王文娟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她创造的艺术形象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其它知识推荐

溜溜百科知识网——分享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类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89@163.com
icp备案号 闽ICP备14012035号-2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6z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