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导航
首页 综合百科 生活常识 数码科技 明星名人 传统文化 互联网 健康 影视 美食 教育 旅游 汽车 职场 时尚 运动 游戏 家电 地理 房产 金融 节日 服饰 乐器 歌曲 动物 植物
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

大意失荆州的是谁(关羽大意失荆州有原因?)

发布时间:2023年1月6日责任编辑:周小新标签:原因关羽荆州

大意失荆州的是谁(关羽大意失荆州有原因?)


公元219年刘备自封汉中王,曹操气得大骂:织席小儿,安敢如此,吾誓灭之。

俗话说得好,枪打出头鸟,刘备的事业基本上走到了尽头,诸葛亮劝刘备自封汉中王的行为,已经触犯了魏吴两家。

东吴坐拥江东数十年,管辖扬州,交州和荆州部分地区,都不敢称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此当中位高权重,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希望皇帝封他一个王,就是这个要求还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刘备算什么东西,得益州一地,借荆州一郡就自立为王了,你说这不是打众人的脸吗?

曹操要搞倒刘备,孙权遥相呼应,一个漫天大网拉开了,而刘备和诸葛亮还在得意忘形之中,不知危险来临。

人最大的弱点就是在势利中冲昏了头脑,得不到冷静,不知道对手张开大网已经在一步步地收紧,最终颠覆了蜀汉政权,压缩了蜀汉的发展,使刘备的事业走下坡路,最后一蹶不起。


失策一:不该劝刘备进位汉中王。

汉中之战刘备胜利,牛气冲天,曹操这个一哥也输在自己的名下,俗话说得好,人生得意须尽欢,他回到益州,高兴呀,这么多年都是曹操在欺负他,打得他四处逃窜,现在终于出了恶气,把他打回家了。看样子魏王也不咋地,官兵们起哄,希望刘备也能称王,有功之人也能封候拜将。大家高兴,只要刘备称王,手下人也有一个盼头,刘备等待这一天已经好久,年少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想法,怎不能大家一说就称王吧?刘备矜持一下,诸葛亮看出意思。连忙劝他称王,说出人心所向,刘备借坡下驴,半推半就自封自己为汉中王,这一下热闹了,大家都能封官嘉奖了。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都接受了分封,举国上下同庆。刘备这边高兴,吴魏那边就不高兴了,这是必然的,曹操得到消息大骂刘备:织布席小儿,安敢如此。孙权得到消息,心里有气,借我荆州说好得益州就还,现在益州已经得了,荆州却不还,还在益州称王。虽说和刘备是盟友,在利益面前还是恨之入骨。

曹操在那个时代是一哥,刘备称王,他没有面子。他也不可能容忍刘备嚣张,倾全国之兵也要把刘备灭掉。司马懿这时给曹操出注意用计。刘备的行为触犯了众怒,孙权也不可能容忍刘备称王,荆州一直是孙权的心病,司马懿利用这些矛盾激化孙权和刘备先打起来,然后看发展,在背后夹击。这个计谋其实狠歹毒的。曹操接受司马懿用谋。派满宠到江东说服联盟。这个计谋的实施就能给刘备集团一个致命的打击,这个计谋最终被蜀国得知。这时诸葛亮就应该慎重考虑,不管从外交,还是战争层面要考虑,尤其是荆州这个问题,他们远离益州,孙权又一直拿这件事说事。诸葛亮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就应该做好防范。可是他并没有当回事,曹魏和东吴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司马懿的计谋,大网已经拉开。

称王在乱世是大忌,孙坚在洛阳得到玉玺,消息被透漏出来,诸侯全部针对他,袁术拿到玉玺想称帝,这个强大的诸侯不多时也被灭了,这个道理诸葛亮不是不知道,蜀汉称王,成了众矢之的 ,他和曹操封王是两码事,无疑把蜀汉孤立与危险边缘,这也是诸葛亮等人愚蠢至极.


失策二:不该让关羽出兵攻打樊城。

魏吴联盟取荆州,诸葛亮应该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蜀,魏,吴,三国集团局面摆在那里,谁强谁弱,大家心里都有数,吴和蜀联盟才能平衡魏,现在吴和魏联盟对于蜀来说是一个什么概念。作为首席谋士诸葛亮,在这样的局面里,就应该全面地考虑应对方法。可是诸葛亮的神操作让人啼笑皆非。进位汉中王的欢乐还在进行中,封官加爵的官员们还在相互庆祝中,造官府,修宫殿,大造土木工程如火如荼。刘备得到吴魏联盟内心多少有点恐慌。他找来诸葛亮商量,如何应付。可是诸葛亮的分析让人意外,他认为吴不会出兵,曹操派樊城的曹仁出兵攻打荆州有不利的因素.。不知诸葛亮是怎么想的,你在益州称王,独霸一方,你叫别人怎么活,就是按诸葛亮他认为这样的,也不应该让关羽去带兵打樊城呀!如果吴魏联盟,荆州面对两面进攻,蜀国应该出兵,帮助关羽防守荆州才好。可是他派费诗送官印给关羽,命令他出兵打樊城。这一点明显不符合道理。荆州本身夹在吴魏之间,关羽出兵攻打魏国,靠吴的边境就会空虚。关羽出兵攻打吴国,魏国的边境就会空虚。唯一的选择就是主帅不能走。坐镇指挥应急前后夹击的危险,不可能轻易出兵把一面露在危险境地。诸葛亮的神操作,让刚称王的刘备没有考虑许多。人只有在逆境当中考虑许多,在顺境当中不会想得太多,刘备传旨派关羽攻打樊城。是诸葛亮一个错误的决策。也是后来导致荆州丢失,关羽被杀的主要原因。

关羽带兵攻打樊城,吴国其实一直没有闲着,他们正在按照司马懿的计谋在对荆州实施进攻的策略,诸葛亮应该想到荆州后方的空虚。战争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大事,一场大战和一场小战的胜负都能决定着一个王朝的命运。


失策三:不该劝刘备杀刘封,丢失上庸。

关羽丢荆州失败被杀,这个责任应该有最高层承担,因为他们的决策失误造成荆州的丢失,不是哪一个人的责任,就是有责任,刘封不会承担大责任,也是罪不至死,关羽是荆州的守将,守好荆州是他的责任,刘封和孟达是上庸的守将,收好上庸是他们俩的责任,至于救不救兵败的关羽,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城池有没有危险,另外有没有上面的命令,上面没有下令去援救,完全不考虑救援,首先要做到上庸不能丢失,廖化到此搬救兵,荆州已经丢失了,目的是救关羽,这一点要慎重,关羽逃跑路线吴军层层设有陷阱,一旦判断失误,自己派的兵进入敌人的埋伏圈不能脱险,上庸城是否遭到魏军的攻击都很难说。

廖化说关羽之死,是刘封不派兵去救,纯粹是无稽之谈,他应该怪刘备和诸葛亮判断失误,怪他们在这条战线上信息不流通,怪他们在益州建宫殿享乐,没有考虑派一支部队去援助关羽。

更可笑的是诸葛亮在这里甩锅,把责任推给刘封和孟达,造成孟达投降魏国,荆州丢失蜀汉损失严重,上庸丢失雪上加霜,派刘封攻打投降的孟达,孤军深入魏军包围圈,让魏军去杀死刘封,来一个借刀杀人的昏庸之计,不知道诸葛亮是怎么想出来的,好好的一个上庸城推给魏国,把一个好好的忠勇大将去送死。好在刘封勇猛杀出重围,逃出敌人的包围圈回到益州,刘封为了蜀汉的利益他尽力了。诸葛亮却要劝刘备杀掉他,这是什么逻辑,首先要给一个杀他的理由。刘封的死,诸葛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刘备后悔是必然的,他杀刘封,从整个过程都没有过脑子,都是在听诸葛亮的一面之词。这些失策都是诸葛亮造成的,使蜀汉政权一步步缩小,使蜀汉君臣人心分离,凝聚力无法形成一股绳


诸葛亮出昏招究竟是什么原因?

诸葛亮出现昏招是有他的原因,人的动力出于理想,一旦一个人理想实现或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愿望的差距在缩小,进取心也在慢慢丧失,诸葛亮和刘备都是草根出生,他们有志向,渴望成功,可是他们缺少雄心大志,在成绩面前把持不住远大理想。

在明朝时期,朱元璋拥有半壁江山,他也准备称王,来满足他的草根心里,就在这时,李善长看出朱元璋的心里,他向他分析当前的形式,给他提出一些建议,要求他广积粮,晚称王,堵住朱元璋准备称王的心里,使他在后来的努力下一举灭掉那些早称王的势力,建立明王朝。

道理是一样,诸葛亮和刘备在益州称王,就决定了他们丧失了进取之心。士兵们等着封赏,将帅们在攀比着自己的官职和地位,文官也想知道自己蜀汉政权里能不能拿到什么样的位子,他们各怀心事争着眼前的利益,谁有在乎荆州打仗,这也是关羽在樊城围攻数月,益州那边没有任何消息的原因。

刘备称王后要建立自己的宫殿,要封妻立世子,祭拜宗祠,丞相也要建立丞相府,高官也要建官舍,他们都在忙着自己的私事,谁还在意前方还在打战,而且前方一直传来好消息,他们更加忘乎所以,谁在乎荆州的防护措施。这也是人在得意的时候犯下的错误,诸葛亮是人不是神,他在刘备称王的时候,也封到了自己理想的职位,也可以说这几年的努力达到功成名就地步。他就没有分析关羽攻打樊城的战事,也没有考虑司马懿的毒计,更没有考虑东吴的动向。什么叫胜利冲昏了头脑,这就是汉中之战胜利的后果。刘备不去思考,诸葛亮昏招叠出。造成隆中对的计划在中途流产。

隆中对说得非常清楚占据荆州,拥有益州,等待机会,不能让关羽在荆州急功近利。这就是刘备集团在称王后的不理智,造成蜀汉弱小的主要原因。


不管你们信不信,我个人的分析认为是这样的。


其它知识推荐

溜溜百科知识网——分享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类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89@163.com
icp备案号 闽ICP备14012035号-2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6z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