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导航
首页 综合百科 生活常识 数码科技 明星名人 传统文化 互联网 健康 影视 美食 教育 旅游 汽车 职场 时尚 运动 游戏 家电 地理 房产 金融 节日 服饰 乐器 歌曲 动物 植物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百科

匈奴和夏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6日责任编辑:张小云标签:暂无标签
匈奴祖先是夏王后裔 夏被商汤灭国之后,其剩余势力除了主要留居中原外,还有两支分别向南方、北方迁移。夏的亡国之君桀带着不少夏族民众从历山南迁至南巢,这便是南支;北支进入蒙古高原,与当地诸族融合,有人认为这便是后人所称的匈奴。关于这一说法,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括地谱》更详细地解道:“其(指桀)子猿粥妻桀之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徒(即北原游牧民族),中国谓之匈奴。” ?《史记?陈杞世家》载夏裔在“殷时或封或绝”。商汤王因帝宁之故都,封夏室的一支姒姓贵族于杞国,以奉祀宗庙祖先。后来商朝亡国,伐纣的周武王为王,封大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禹的祭祀。孔子在春秋末期,因为崇尚夏礼,还特意去杞国访问考察。时至今日,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禹陵村,夏禹姒姓后代仍世代为禹守陵。 学者郭沫若、胡厚宣等人认为甲骨文中的“土方”就是战败后的夏。根据《卜辞》记载,土方是位于殷西北方的一个部族,商朝的几代国王都曾经长期对其进行征伐,后来商王武丁成功,在其腹地“唐土”建设大型城邑“唐”,镇压、控制土方人民,此后不再有土方叛变的记载。周初,成王封晋国始君唐叔虞于此。 中国最古老奇书问世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色彩的最古老的奇书。《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的《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在《史记》中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的作者,前人有的认为是禹、伯益,经西汉刘向和刘歆编校而成;现代学者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考证,但并非成书于一人一时。 《山海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所记录的事物多从南开始,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大陆九州。东海、西海、南海、北海这四海包围九州。此书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中外交通、民俗、地理、文化、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记录。全书共十八篇,约三万一千字,藏《山经》五篇、《大荒经》四篇、《海外经》四篇、《海内经》五篇。该书在内容上分为三组,其中《山经》五篇和《海外经》四篇为一组;《海内经》四篇作为一组;《大荒经》四篇和书末《海内经》一篇为一组,每组自具首尾、有纲有目、前后连贯。《山经》组按照南、西、北、东、中的方位记录顺序分篇,每篇分有若干个小节,节与节之间有关联词语承接,清晰连贯。

其它知识推荐

溜溜百科知识网——分享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类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89@163.com
icp备案号 闽ICP备14012035号-2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6z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