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悼念、追忆一个人,总要历数其生平经历、社会贡献、个人著作,所以,原本不打算写这篇文字。毕竟相差得太远,杨绛先生的世界与我们这些市井小民、乡野鄙夫的世界并不相同。然而,翻看了一下有关先生去世的文字,禁不住有些难过,我们固然不曾了解她,却也不该曲解她。她不是虚伪的人,也不是尖刻的人,她并不需要别人的膜拜,只因为批了林黛玉几句,就让人“义愤填膺”,无法忍受了吗?
杨绛先生翻译的《堂吉诃德》,版本不同,内容也自不同,其中自有学者的严谨和追求在。
杨绛,圆圆,钱钟书,一家三口。
百岁老人,笔耕不辍。
为了避免口水仗,需要声明一下。《红楼梦》我只读了一半,也并没有读出林黛玉的好来,所以,无论杨绛先生怎样说林黛玉,我其实都“无感”。之所以写这篇文字,也并非要证明杨绛先生评论林黛玉评论得对或好。我只是有些感慨,当年读《干校六记》而开始振奋、振作的我,无论如何也该为先生说些什么。
有人说,杨绛很虚伪。为什么?那么大的学问家,出身好,有才华,被下放到农村干农活,她竟然能够笑得出来?难道非要像伤痕文学那样痛批,像知青文学那样控诉不可?难道非要神丧志昏,感觉生不如死干脆一死了之?季羡林先生的《牛棚杂忆》里不也没有悲苦凄切吗?
有人说,鲁迅批判杨荫榆(当年的女师大校长)多次,杨荫榆是杨绛的姑姑,杨绛的人品肯定也不怎么样。这便让人无话可说了。骂鲁迅的时候,怎么不提这件事呢?
还是那句话,我们其实不懂杨绛,也不懂钱钟书。她出身无锡读书世家,他出身江南钱氏,他们甘于平淡的生活源自出身带来的从小养成的气质。世家,对我们来说多么遥远!
当年读《干校六记》,读完的时候是含着泪的。大学毕业,短暂创业后一蹶不振,高不成低不就,被人说“心比天高命比纸薄”,那才叫义愤填膺,可又能怎样?所有人都不看好你,所有人都会说,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你要认命才行,你不要太清高……那种悲苦,那种怨怒而不可言无可言的感觉,只有经历过的才知道。也正因为经历过,才能够明白杨绛先生的真性情。人生之于她,如她的译诗里所说的“生命如一团火,我是烤火的人,火萎了,我也该走了”。
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