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导航
首页 综合百科 生活常识 数码科技 明星名人 传统文化 互联网 健康 影视 美食 教育 旅游 汽车 职场 时尚 运动 游戏 家电 地理 房产 金融 节日 服饰 乐器 歌曲 动物 植物
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

黄河现状(黄河现状危机)

发布时间:2023年1月2日责任编辑:赵小果标签:黄河

黄河现状(黄河现状危机)科学家表示(如今)中国的黄河可能处于500年来的最清澈状态 科学家表示(如今)中国的黄河可能处于500年来的最清澈状态 香港《南华早报》7月28日文章,原题:科学家表示(如今)中国的黄河可能处于500年来的最清澈状态   一项新研究发现,如今的黄河可能正处于500年来的最清澈状态。这条浑浊的河流,河水的颜色由每立方米可高达34公斤的沉淀物所致——相当于非洲尼罗河(泥沙浓度)的34倍。 黄河沿岸的丰饶平原是华夏文明摇篮,但沉淀的大量泥沙不断抬升河床高度,造成多次洪灾。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针对黄河展开的相关研究已有十多年,带头人是来自中国的地理学家。尽管相关研究并不能直接衡量黄河的清澈度,却令科学家们能估算发生了多大程度的土壤流失,以及有多少沉淀在黄河中。在本月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的相关论文中,他们表示,近几十年来有关地表径流量急剧减少,且此类状况“在过去5个世纪内前所未有”。 类似现象在中国史书中被记载为天降祥瑞。但科学家认为,近来的变清趋势并非完全是好消息。黄河变清取决于全球气候周期、地区气候等自然因素。但从上世纪60年代起,这种循环逐渐趋弱,直到近年来完全消失。亚洲夏季季风趋弱导致黄河地区总体降水减少,但这仅是变化的一小部分原因。 黄河地区加剧的人类活动——如农业灌溉和大规模植树等,提高食品供给并改善人们生活,也加大用水量。此类活动导致流入黄河的地表径流量减半:从过去500年的年均400亿立方米降至如今的200亿立方米。泥沙沉淀随之减少,向下游携带的淤泥也减少。科学家预计黄河河床抬高速度或将放缓甚至逆转。这可能降低洪灾风险,但也会破坏某些区域河岸稳定,最严重时会断流,影响民众生活。(作者陈冰琳,崔晓冬译) 责编:李圣依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数(5231) 不感兴趣


其它知识推荐

溜溜百科知识网——分享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类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89@163.com
icp备案号 闽ICP备14012035号-2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6z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