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导航
首页 综合百科 生活常识 数码科技 明星名人 传统文化 互联网 健康 影视 美食 教育 旅游 汽车 职场 时尚 运动 游戏 家电 地理 房产 金融 节日 服饰 乐器 歌曲 动物 植物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清风似梦(情归紫禁城小说)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5日责任编辑:赵小果标签:小说

清风似梦(情归紫禁城小说)


● ●● 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2021年4月7日,滨湖区工商联、区青商会举办了青年企业家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前往河南省林州市探访红旗渠,重温历史,探索学习红旗渠精神,弘扬革命传承,坚定理想信念,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观百年名宅,思荣辱兴衰


见识过慈禧光绪西逃的狼狈,经历过军阀混战,承受了朝代更迭,时光变迁,人来人往,历遍喧嚣和宁静,这所庄园便多了几分淡定与清高。马氏庄园,是清代马丕瑶的府第,位于安阳市西部20公里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中原第一官宅”之盛名。观百年名宅,思荣辱兴衰,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途经安阳,造访位于安阳西蒋村的马氏庄园,这是一座国内为数不多的典型清代官员府第。四合院落,斗折廊回,古朴大气,严肃规整,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其设计与建造,一如主人马丕瑶为官为人的作风:整饬有度,古朴典雅。


马丕瑶,安阳蒋村人。清同治元年进士,从山西平陆县的县令做起,历任知县、知州、知府、山西按察使、广西布政使、广东巡抚。为人耿直、豪爽,尤其以清廉为官和整齐严肃的治家之风而闻名于世。无论哪个时代,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人,总是会受到人民的广泛赞誉的。


沿中路进正门,经仪门,刻有马氏家训的屏门赫然而立,马丕瑶按照儒家文化规范全家人言行及修养的准则吸引了企业家们驻足观看,不少内容直至今天仍有着积极的意义。“应该带着孩子一起来的,太有教育意义了。”企业家们纷纷感叹。


马丕瑶会客及居住的地方在庄园的最北端,有阎敬铭所书门楣:“整齐严肃”,望之,油然而生凛然正气,不禁正衣冠,挺胸,抬头,目视前方,阔步前行;左宗棠所书门匾:“清节皎然”,明月朗照,如清泉流淌,清风拂面,让人心胸也为之开阔涤荡。牌匾众多,琳琅满目,是马丕瑶为人品行的写照,也是对于后人的劝勉。





中路的东西两侧是马丕瑶子女的住所,马丕瑶有四男三女。最为人称道的有长子马吉森、次子马吉樟和三女马青霞。马吉森是中原地带一位民族工业的开创者,他开煤矿办纱厂,在国家危难的时刻,奋力抵御外国的经济掠夺;次子马吉樟,进士出身,才华横溢,曾在京开办豫学堂,为河南子弟读书提供便利条件;三女马青霞,更是辛亥革命的有志之士,与孙中山先生在日本相识,捐家产,建桥梁,筑铁路,办义学,意气飞扬,时人有“南秋瑾北青霞”之誉。是严谨优秀的家风,造就了马家英勇杰出的后代子孙。边走边看,耳濡目染间,企业家们深受启发,不禁在心中赞叹。



马氏庄园的风景奇丽,历史也不凡。这里曾接待过落魄的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后来抗战时期,刘邓大军进入太行地区,庄园西侧的这个院落便成为了临时的指挥所,刘伯承居住在东厢房,邓小平居住于西厢房。




四方的庭院中,有两株蜿蜒缠绕的树。一棵古槐高大挺拔,一株紫藤屈曲盘旋,似凝固而成的雕像,静中有动,刚柔并济。这方小院见证了老一辈革命家殚精竭虑的艰苦岁月,如今硝烟散尽,马氏庄园依旧静静得诉说着当年发生的故事,供后人瞻仰并铭记于心。


最南边的读书楼前整齐地排列着书桌椅,路过此处,企业家们童心大发,排排坐落,效仿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岁月蹉跎数十载,旌旗变幻沧海桑田。马氏庄园,留给世人的,是清廉中正为官之道,是刚正凛然为人之品,是肃正严谨的治家之风,是传承自中华上下五千年发奋自强的不朽篇章。


巍巍太行,山碑不朽


始于悲壮,终于辉煌。干渠加上支渠、斗渠,总长1500多公里的红旗渠,被人惊叹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使林县人民彻底告别了缺水的日子,实现了祖祖辈辈的盼水梦。当我们行走于这条用生命和悲壮续写的蓝色飘带上,不仅仅感受着红旗渠的精神的伟大,更是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四行大字 深深地印在了心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红旗渠精神是人民意志和群众力量在党领导下的集中爆发、是守初心担使命抓落实的高度统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对红旗渠精神的渴求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更加强烈。


第二日上午,企业家们早早地来到了红旗渠迎宾馆中州厅,开始了一天的红旗渠精神的学习之旅。




滨湖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李兵作培训动员,她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我们组织企业家到红旗渠举办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的目的是为了传承红旗渠精神,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红旗渠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两大奇迹之一,是党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的伟大利民工程。红旗渠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精神值得青年企业家学习传承,勉励大家坚定不移跟党走,一心向党创伟业。在七一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们也将组织大家开展‘学党史、开新局’读书交流活动,结合红旗渠参观实践和中国共产党简史学习,交流共享,深化认识。”

滨湖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李兵作培训动员

课程由林州市委党校马东兴副校长主讲,通过图文并茂和视频片段,将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用十年漫长时光和生命的代价铸就绵延数千里水长城的伟大画卷拉开展现在我们面前。

林州市委党校副校长 马东兴主讲


铁锤、钢钎、挖锄和簸箕等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工具,在难以攀爬的崇山峻岭中,苦战十年,劈开太行山,将山西平顺县的漳河水跨省引入林县境内,一举改变了全县千百年来世代缺水、干旱贫困的落后面貌。




学员们认真聆听,用心记录,“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红旗渠的故事感动着在场的企业家们,也在鼓舞着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的伟大精神,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红旗渠精神不仅属于历史,更属于当代和未来。



百闻不如一见,结束了上午的课程。午饭后前往红旗渠实地教学。



中原腹地,山势巍峨陡峭,与江南的绵延不同,巍巍太行山,山高矗苍天。就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林县的人民用愚公移山的精神,硬是叫日月换了新天。



上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1974年,新中国首次在联合国大会播放影片,第一部放映的就是纪录片《红旗渠》。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奇志,誓把山河重安排!”

春日下的红旗渠,清澈和缓,满目春色盎然,树木和杂草染绿了渠畔。一树树伸展的杏花扮靓了渠岸。沿崎岖的渠岸走过,嗅着花香,穿峡而来的山风抚摸着每一个被震撼到的旅人。



如今的红旗渠,早已不复当年的险恶和贫瘠。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也去而不返。然而,山壁上的绳索、渠道上的丰碑,无一不在诉说着当年的历史。绝壁穿石、挖掘千里创造的红旗渠,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民的生存条件,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更加可贵的是,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形成了一笔千金难买的精神财富——红旗渠精神。


1998年10月8日,修建红旗渠时任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对红旗渠精神进行了集中概括:“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红旗渠精神的灵魂;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红旗渠精神的具体体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有力保障。”


青年洞前,党员同志们重温了入党誓词,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身为党员更加坚定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更清晰地铭记了党性和党史,红旗渠的精神就是新时代坚定党的领导的历史证明。


走过红旗渠,更真实地感受了红旗渠的伟大和壮观,企业家们又来到了红旗渠纪念馆,通过图片展示和震撼的4D影像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当年开凿红旗渠的艰难和困苦。








巍巍太行,山碑不朽。红旗渠是一座雕刻在太行山上的历史丰碑。红旗渠的每一块砌石都铭记着林县人的初心,每一滴渠水都承载着林县人的使命。而红旗渠更是一本常读常新、永不过时的教科书,是一堂永恒不懈的历史课,它在讲述着奋斗,讲述着实干,讲述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唯有奋斗才能铸就辉煌,唯有实干才能实现梦想。



红旗渠流淌了半个世纪,日夜不歇地歌颂着劳动人民坚毅不拔的伟大奋斗,赞扬着英雄人民克服重重困难的伟大实干,体现出了“美好生活靠奋斗”的哲学道理,展现了迎难而上、继往开来的熊熊斗志。为企业家们继续艰苦奋斗、实干兴邦的理想提供了生动实践榜样。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铭记昨天的苦难辉煌,不负今日的使命担当,为实现明天的伟大梦想努力奋斗,而红旗渠精神将永不过时!


其它知识推荐

溜溜百科知识网——分享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类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89@163.com
icp备案号 闽ICP备14012035号-2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6z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