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帮助中心|联系我们

导航
首页 综合百科 生活常识 数码科技 明星名人 传统文化 互联网 健康 影视 美食 教育 旅游 汽车 职场 时尚 运动 游戏 家电 地理 房产 金融 节日 服饰 乐器 歌曲 动物 植物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宋朝的御史中丞是什么意思 宋朝的御史中丞的官位介绍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5日责任编辑:吴小强标签:什么意思宋朝

1、宋朝的御史中丞指的是御史台的长官,官位在御史台中最大,御史中丞在明朝被废止。

2、御史中丞,官名,秦朝开始设置。汉朝为御史大夫的次官,或称御史中执法,秩千石。汉哀帝废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后历代相沿,唯官名时有变动,曹操曾改御史中丞为宫正,取其纠弹百官朝仪的职掌而言,北魏亦曾改称中尉。 南北朝,御史大夫时置时废,即令置大夫亦往往缺位。

3、因此御史中丞实为御史台长官。隋置御史大夫,不置御史中丞,这是因为避讳的缘故。唐,五代,宋均大夫与中丞并置,唯大夫极少除授,仍以中丞为长官。 明朝废御史台,改设都察院,遂废。 清朝,督抚常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时以为副都御史可比前代御史中丞,故习称督抚为中丞。

其它知识推荐

溜溜百科知识网——分享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类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89@163.com
icp备案号 闽ICP备14012035号-2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6z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