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我们讨论的是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我感触最深的是鲍叔。鲍叔荐管仲,给我了深刻启迪:“成全”比“成功”更可贵。
2、“成全”要有成人之美的胸怀。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为了赢得社会的尊重,追求个人“成功”是无可非议的。但如果过于追求成功,就会沦为“成功学”的信徒,往往变得狭隘自私,甚至“见不得别人好”。
3、如果鲍叔只追求个人的成功,是完全不必、不应该推荐管仲的,因为那意味着他要让出本来属于自己的高位。但他拥有“成人之美”的雅量和胸怀,最终不仅帮助管仲功成名就,自己也因为乐于成全他人而名垂青史。
4、“成全”要有顾全大局的境界。成全他人不仅仅是“成人之美”的表现,更多的是为了顾全大局,维护集体和国家利益。
5、“成全”要有甘当配角的精神。虽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但大多数还是希望自己做诸葛亮,而不想当臭皮匠。虽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配”,但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自己做红花,别人做绿叶。鲍叔举荐管仲,不仅让出了位置,让出了利益,也让出了“主角”的光环。他甘居人下,乐于当“配角”,也是一种难得的精神。
6、相反,王宝强饰演的许三多,虽然学历、天赋偏低,智商情商都不高,但他一心只想当好士兵,同时真诚地关心他人和集体。结果,他各项技能都大幅提升,心理也变得强大,不仅当好了兵,还当上了“官”。这看似“无心插柳柳成荫”,其实主要是由于他甘当配角,反而成了主角。
7、我们现在重温“管鲍之交”的历史典故,深刻领悟“成全比成功更可贵”的道理,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口头禅,还是“就算撞的头破血流,也要冲进一本线的大楼”“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等高考霸气标语,都充满“你死我活”“你输我赢”的火药味,缺乏“成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和谐共赢心态。中科院某研究生热情招待来京的老同学,反而遭其杀害,原因是对方看不惯他太成功。令人震惊的“复旦研究生遭室友投毒死亡”案,更是由于羡慕妒忌恨引发“同室操戈”的典型案例。这些惨痛的案件告诉我们,教育不仅要教人正确和适度追求“成功”,更要教人追求思想和人格的“成长”,特别是要学会乐于“成全”他人,我们的校园、社会才能变得更加温情、和谐。